第23章 三天能打到京城嗎
章節報錯
進攻旅順口的日軍看到了清軍防線佈局上的失誤和清軍各顧自己的情況後,長古川沾沾自喜,於是命令各大隊組織日軍增援於大山的日軍,集中優勢兵力將駐防清軍採取各個擊破的方法各個擊破。
清軍約4000人分兩隊向水師營東北高地和被日軍佔領的於大山方面進發,準備攻擊於大山。到達於大山附近的盤龍山位置時進入戰鬥態勢。向於大山日軍陣地發起炮擊。在炮兵掩護下清軍向碾盤溝南方高地迂迴包圍,雙方互相猛烈對射,清軍炮兵的轟擊威力明顯壓制了日軍火力。
此時日軍野戰炮兵第一聯隊趕到,日軍士氣頓時高漲。雙方炮兵展開陣地炮擊戰,日軍炮兵彈著準確,清軍炮兵火力很快被壓制下去。增援於大山、金家屯附近的日軍支隊向碾盤溝西側迂迴,企圖從側揹包圍清軍。清兵發現日軍欲斷後路,防守陣勢開始動搖,接著放棄陣地倉皇逃跑。
防衛東雞冠山的徐邦道帶領的拱衛軍也遭到日軍相同的圍攻,徐邦道的拱衛軍堅強抗擊,日軍調集野戰炮兵火力拱衛軍堡壘群陣地炮擊,一時間雙方槍炮戰激烈。
武庫附近衝出清軍二百餘騎兵和二百步兵企圖增援毅字軍,途中受到日軍猛烈阻擊將隊伍衝散,潰兵向旅順市街方向逃去。日軍攻勢兇猛,很快瓦解了清軍的防禦陣地,日本援軍不斷湧來,隨後大坡山、小坡山、蟠桃山等炮臺也先後淪陷。
清軍中又出現了貪生怕死的敗類。駐守白玉山的衛汝成預備隊,因衛汝成自己率親兵逃跑,丟下所部無人指揮,士兵們也放棄了陣地,紛紛向海邊炮臺撤退,日軍不費力氣地得到了白玉山炮臺。
白玉山炮臺工事都建在峻峭的山峰上,居高臨下,侵犯的敵人在這種地形下進攻非常不容易,要攀爬山坡仰攻山上的守軍非常困難,防護工事裡的炮手能夠輕易地將進攻的人擊斃。如此堅固的炮臺沒開一炮,就被他們輕易丟掉了。
被日軍擊潰的清軍,和各路潰敗下來的清軍撤退到旅順城。
駐守旅順的清軍指揮官薑桂題、徐邦道等把戰爭進展情況電告給李鴻章。
此時正值清朝慈禧太后舉辦六十壽誕,朝廷上下作為頭等大事,太后說:“今日令吾不快者,吾令其終生不快”意思就是 “誰讓我的生日過不好,我就讓他活不好!”
日本軍隊從花園口登陸後,在慈禧太后慶典這一天攻佔金州,然後在大連灣集結準備進攻旅順口,李鴻章接到前線雪片一樣飛來的電報,自己不能做主,卻心急如焚。想討一個說法,如此重大的事情,李鴻章把戰事情況報告給屬督辦軍務處,屬督辦軍務處不敢做主,而李鴻章和屬督辦軍務處都不敢報告給皇上和太后。
李鴻章他兵權在握,萬一日軍真的打到旅順,進而闖到直隸來危及北京,那自己便罪責難逃了。於是他以請求的口氣對恭親王說: “王爺,若等幾天後再奏,恐怕就晚了。日軍正在日夜進犯,時不我待呀! ”
恭親王同李鴻章和眾大臣,趁太后看戲看得心情”高興的時候,突然上前,一起給太后皇上跪下施禮。恭親王李鴻章等長跪不起,一陣磕頭、請安。
慈禧有些明白了。大臣們每每久跪不起,定有重要軍政大事奏報。她臉上的笑容突然退去了大半,冷冷地道:“諸位大臣有什麼事?就趕快講吧!第三齣戲更好看,馬上就要開演了。”
李鴻章又磕了三個頭道:“啟奏皇太后、皇上!前方發來電報,稱日軍已佔領大連灣了,臣防守不力,罪不可恕。但臣自己不敢做主,奏請皇太后、皇上決斷。”
“什麼?小日本佔領我大連灣了?何以如此突然?那些守將們幹什麼去了?都死光了嗎?!”光緒皇帝首先跳起來,明顯失態了,一連斥責著李鴻章。
慈禧太后瞪了皇上一眼,示意他坐下,不要激動。她低聲地問了一聲:“六王爺,依你看日本人在三天之內能打到北京來嗎?”
“即使他們會飛,三天內也不會進人北京的。何況還有那麼多地方守軍擋在那裡呢!”恭親王回答說。
“這不就得了?只要三天之內打不到北京,不要攪了我的六十大壽,過後就好辦了。你們商量商量吧!但要把嘴放嚴一點,不要傳得人心不安。誰弄得我的大壽過得不愉快,我是不會放了他的!”慈禧太后聲嚴厲色說。
光緒皇帝瞪大了眼睛,深深嘆了一口氣,狠地跺了下腳,像洩了氣的皮球。
李鴻章等失望地退了出來,剛走出幾步,就聽前面戲臺上的鑼鼓又“哐鏘、哐鏘"地響了起來。而恭親王、李鴻章在這時心中火燒火燎,但卻不敢走開。走開便等於攪了慈禧太后的壽典。
借回到賢良寺休息的機會、李鴻章連夜給旅順駐軍發電:“要求堅決把日軍堵在旅順之外,若有閃失,嚴懲不待! ”關於將協助清軍打鬼子的唐峰雷霆縱隊,給予清軍待遇的請示,李鴻章回電:“由徐邦道和程允和共同妥善處理!”
程允和帶人來到了雷霆縱隊,他們帶來了清廷的回電和電臺。表示清軍承認雷霆縱隊是大清帝國的合法武裝力量,屬督辦軍務處管轄。加封唐峰為都統(相當於師長),何建、張超洋為副都統(相當於副師長),劉偉晨為參贊軍機(相當於參謀長),其餘的軍官也得到了相應官職。特許雷霆縱隊仍然穿原來式樣的軍服,可以不行跪拜禮。雷霆縱隊和清軍一起堅守旅順,戰爭結束後,向朝廷請賞。
雷霆縱隊有了電臺,立即派人給三個支隊送去。參謀長命令通訊兵立即安裝除錯,嘗試與集團軍司令部和軍區雷霆軍事演習指揮部聯絡,均聯絡不上。隨後用電臺與清政府督辦軍務處取得了聯絡。
唐峰和徐邦道、程允和在一起商量保衛旅順城的作戰方案。在陸地炮臺失守的情況下,依據海岸炮臺保衛旅順城。海防一帶及黃金山的各個炮臺由黃仁林防守,海口兩岸的威遠炮臺、饅頭山炮臺由張光前駐守。徐邦道和程允和的部隊在城牆和城外阻擊日軍。雷霆縱隊的第二支隊和指揮部,駐守在城外。第一支隊和第三支隊從日軍的後面進攻,分散日軍攻城的兵力。
日軍第二軍司令大山岩釋出了向旅順城總攻的命令,除留下很少的兵力駐守已經佔領的炮臺外,指揮日軍的步兵、炮兵、騎兵和一切兵力從四面八方向旅順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