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世鐘只響了一聲!”

上官傑聽到鐘聲,有些詫異地看向孔懷德。

孔懷德沉默了一會,才開口道:“這並非人為鳴鐘,乃是警世鐘自鳴。”

“想來是警世鐘感應到了文山中的變化,鳴鐘警醒!”

上官傑聞言,驚訝地道:“鳴鐘警醒,難道百里兄在文山中發生了什麼意外?”

孔懷德搖頭道:“警世鐘只響了一聲,陰陽未分,是非難辨,到底是福是禍,此刻尚不得知。”

“不過我見百里師弟宅心仁厚,又感悟仁慈之力,想來應不會有逾矩之事。”

崔明聽了他們的談話,有些疑惑地道:“莫非是百里師弟在文山中有所感悟,讓文山一時也不知他的想法是否合理?”

郭玉玲聞言,搖頭道:“不可能,文山乃書院聖地,自孔聖開始,歷代先賢都曾到文山中感悟,裡面也留下了他們不少道統。”

“百里師弟雖然天資聰穎,但是與先賢相比,還是略有不足,這種事情應該不太可能發生。”

崔明笑著道:“郭師妹,你說的在理,但是莫非你忘記了文山曾發生過一次大變動嗎?”

郭玉玲愣了愣,道:“你是說六十年前,文山靈力外溢之事?”

崔明點頭道:“不錯,那段期間發生了兩件大事,一件就是文山靈氣外溢,而另一件就是胡人神蹟。”

“自文山靈力外溢後,文山曾自我封印,直到孔院長從易洞出來,文山才重新開啟。”

“我懷疑由於文山靈力外溢,導致儒家的道統有所缺失,而百里師弟的感悟,可能恰好就是這部分道統,才會導致文山再次自我封印。”

眾人聽了崔明的話,覺得他的話雖然在理,但是心中卻難以接受。

因為就算文山道統有缺,但百里雲才多大年紀,竟能完善文山道統。

“崔師兄,你是不是知道什麼?”

上官傑覺得崔明話裡有話,又開口問道。

崔明尷尬地笑了笑道:“其實我也只是瞎猜,懷德應該會比我更加清楚。畢竟他是論道殿的副殿主,能夠感知文山的變化。”

(本章未完,請翻頁)

上官傑聞言,又朝孔懷德望去。

他雖然覺得崔明的話不盡不實,不過崔明說孔懷德應更清楚文山之事,上官傑還是認同的。

因為孔懷德不僅是論道殿的副殿主,而且還是文山闖關紀錄最高之人,對文山的瞭解應該比其他人更深一些。

孔懷德見到上官傑的目光,搖頭道:“你別聽他胡說,論道殿的正副殿主,雖然能感應文山變化,但也只是有些模糊的感覺罷了。”

“至於裡面到底發生了什麼,我們也不會比你們知道的多。此刻若能知道文山情況的,恐怕只有孔院長了。”

孔懷德說罷,不由地朝易天閣的方向望去。

其實孔懷德只猜對了一半,因為孔任只看清了百里雲下令前的情景。

當百里雲下令後,文山中突然湧起一團紫霧,將仁山中的一切全部遮掩。

縱使他身在文山之中,卻也看不到一絲一毫。

孔任見狀,心中也是大驚,本能地施展靈氣,想要將眼前的紫霧驅散。

沒想到他的靈力才接觸到那些紫霧,竟遭到了文山靈力的反攻,將他逼回了易天閣。

而當他回到易天閣後,立刻就發現文山被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