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德昭也得到了資訊,說是水洛城之戰結束,鎮邊特使及欽封大太監都已啟程回京,大概就是這一兩天就到了。

“父皇!兒臣覺得,其實並不需要什麼特別的封賞。我大宋軍民,抗擊北漢為的是自己,保國安民,保的正是自己,安得正是自己,何來額外賞賜之說!”

“既是為了自己,那就是應該應份之事,如果額外給了賞賜,反倒把他們與我大宋軍民單獨剝離開去。所以兒臣以為,只要請元佐大吃一頓,或者給他一頭牛,隨他自吃就最好了。”

聽了他的話,趙匡胤眼前一亮,說的也是。

北上抗敵,可不是為了朕一人,而是為了整個大宋,其中就包含了這些將士們的親人家眷,自然也包含他們自己。

既然是做了應該應份的事情,口頭表揚既可,又何必一定要給予其單獨的物質獎勵呢。

趙匡胤此時想到的,其實已經是大宋積習難改的惡習了。

那就是各級的上下級之間,一貫流行著這樣的習俗,只要下級完成了上級安排指派的一項任務,必然會要求獎勵,而上級也樂於給予相應的獎勵。

這樣浪費了大量的金錢不說,還給下級們營造出無論做什麼都要有代價的不良習慣。

這種積習,看來也真的是時間改一下了。

不如就以此次水洛城大捷為起點,趁機整肅一下軍風。

因為趙元佐也不是外人,若是拿姓將領開刀,畢竟心裡過意不去一些。

有了這個主意,趙匡胤更高興了,今天不但打了獵過足了癮,又參觀了皇糧所的一些好東西,心情更加好了。

不過身為君王,趙匡胤也知道知足常樂,這就打算回宮休息了。

沒想到趙德昭又叫住了他,神秘兮兮的吩咐人去拿過來。

趙匡胤隱隱覺得只怕又有好事發生。

“德昭!你叫人去拿什麼了?”

趙德昭微微一笑,故意拿了一把,先不說話。

趙匡胤也微笑等著,他也已經漸漸習慣了兒子的故弄玄虛。

片刻,有人奉上一柄長刀來。

趙匡胤大為吃驚,“德昭!你這是……”接過長刀,掂了掂分量。

“父皇!這是兒臣就著唐朝時陌刀的樣式,改鑄的橫刀!不過我略為改短了尺寸,重量還是一樣。”

陌刀,又叫砍馬刀,唐代長柄大刀。

為兩面刃刀,通長一丈,有重至十五斤者。

開元年間軍隊中始用,以後有很大發展,軍中有的專設陌刀隊、陌刀將。

《新唐書》有“陌刀五千列陣後”的記載,據說由漢代斬馬劍演變而來。

陌刀多為步兵所持,利於斬馬。

唐朝初建的時候,戰馬還不是很多,而依然能夠打敗東西突厥,把歷史上強悍的馬上民族覆滅之,可以說靠的就是這種大刀。

陌刀為唐朝創造了無數奇蹟,立下了汗馬功勞。

可是經過五代十國,到了如今的宋代,卻已經瀕臨失傳。

那是因為,一個國家,養一支陌刀隊伍的成本太高,簡直就是一支貴族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