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建智自己都是越讀越是震驚。

更別說朝堂之上的一眾大臣們,自然也包括了趙匡胤。

當然,唯獨趙德昭一人,始終負手獨立,傲然不動如山。

因為只有他一人知道,只要趙元佐和方正奇完全照著自己的錦囊妙計走,起碼不會輸。

“水洛城!居然打贏了!”

“我沒聽錯吧!八萬宋軍對戰三十萬北漢大軍,居然真的把敵人打跑了!”

“這……這可是天大的功勳啊!”

除了趙德昭外,所有人都覺得難以置信,不可思議。

八萬對三十萬!能撐住城池不破,已經是奇蹟了!

而趙元佐居然能夠做到擊敗北漢,迫使其全面撤退,實在是太了不起了!

然而趙匡胤先生點了點頭,隨即又搖了搖頭。

“這是內臣密報!還算不得前線的正式戰報。”

這話也對!此一戰,前線總指揮自然是鎮邊特使趙元佐了。

而前線主將則是忠武軍節度使高懷德。

這兩個人的名義,發來的戰報,才算是正規正式的戰報。

還不等趙匡胤去催,忽然殿外又太監大喊道,

“陛下!前線水洛城,有鎮邊特使趙元佐戰報到!忠武軍節度使高懷德戰報到!”

“快快!快讀給朕聽……”

正式的戰報終於到了,而且還是雙份兒,趙匡胤迫不及待,立即叫內侍當堂讀了起來。

高懷德的戰報略微簡單,但是欣喜之情也見於筆墨,說的也是在鎮邊特使的帶領之下,確實是打敗了北漢軍,請皇帝為特使賞功!

而趙元佐的戰報卻是十分詳盡,幾乎也是從剛到水洛城寫起,把至今的戰局態勢說的十分透徹,每個人都聽懂了,邊城之戰,宋軍是怎麼以少勝多,把三十萬北漢軍打得落花流水!

“陛下!臣要為鎮邊特使請功!特使稱為當世張遼,也不為過矣!”

唐繼先一頂大帽子送了上來,看著是在誇趙元佐,實則是在誇讚趙光義。

當年三國時期,魏將張遼在合肥,曾以七千軍破孫權十萬眾。

將才謀略,展露的淋漓盡致。

而現在的趙元佐,表現只怕不下於張遼啊,所以稱他為當世張遼!

趙光義聽了,自然是滿臉的榮光。

內心竊喜不已,心想這一波算是賺到了,不但沒有把兒子搭進去,反而收穫了至高無上的榮譽。

這時,老臣趙普卻忽然道,“且慢!陛下!鎮邊特使這封戰報,其實並沒有讀完……”

趙匡胤一愣,趙光義卻是一驚,敏感的感覺,這老東西怕是要幹什麼花樣,暗算我兒。

這時趙普身邊其他大臣,離得近的,也紛紛說道,“陛下!這戰報背後,還有滿滿的一頁紙!內侍並沒有讀到。”

那內侍連忙翻過戰報,見果然是背後,還有寫的滿滿的一頁紙,連忙繼續讀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