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侍寢就被王爺拒絕,以後在王府中的地位可就堪憂了,哪天被打發出去也說不定。

趙德昭看出她心情變幻,叫住她道,

“你以後不要叫秋蟬了,這個名字不怎麼吉利,風塵氣息太濃。秋天過了就是嚴冬,蟬的生命也很短。本王給你取個新名字,就叫做稻香吧!稻香也不太好,太俗了!就叫稻禾吧!雖然土了點,但是有紀念意義。”

秋蟬,現在叫稻禾了。聽了之後臉色迅速恢復,王爺親口取的名字,這本身就是一件榮耀的事情。

而且他肯給自己改名字,自然不是討厭自己,要把自己趕走了。

像她這樣的民間少女,如果王府中不能收留的話,那麼最終的結局不是被隨便配給一個下人奴才,就是被賣到勾欄裡做妓女了。

只有做丫鬟,雖然還是奴才命,但是工錢和臉面都好看很多,甚至還有向上走的可能。

“多謝殿下賜名!奴婢以後就叫稻禾了。”

稻禾喜孜孜的出去,趙德昭也早早睡了。

勞累幾天,睡了個足覺。

第二天一早就趕到了翰林院。

一進院門,就發現氣氛不大對勁。

翰林院已經被他闖過了兩試,並不是準他通關過試,而是被他碾壓式強闖得手。

所以翰林院上下如臨大敵,發誓今天要把他攔截下來。

三試的主試官,叫做徐鉉,曾是前南唐後主李煜的臣子,與兄弟徐鍇、父親徐延休號稱“三徐”,名動江南。

三人以知識淵博聞名於宋。其中,以徐鉉名氣最大,十歲能文,不妄遊處,與韓熙載齊名,合稱“韓徐”。

這樣的名人,後來也還是隨著主子一起降尊紆貴,投降了宋朝。

現在的徐鉉被封為散騎常侍,一個散字就擺明了是個虛銜,虛的都用散字來直接掛號了。

因為這個人極愛抬槓,但是因為知識淵博,口才便給,所以每每都能抬槓獲勝。

而且這人也算有個好處,就是性格直爽。史稱“質直無矯飾”。算的是美譽了。

其實此人不但愛較真,還很討嫌。

他身體很好,活到了七十多歲,但是仗著自己身體好,自己不愛穿毛衣秋褲不要緊,他見別人穿得多還要嘲笑人家,“見被毛褐者輒哂之”。

可見自古就有強烈抵制秋褲的人了。

“鼎臣兄!此前兩敗,翰林院的名聲,可就全靠你了。”

“有鼎臣再次,齊王殿下再是巧言善辯,也必不是他的對手。”

“無論如何,千萬不能再輸了。三試皆輸,若是被聖上一句滿院廢物怪罪下來,咱們可真是沒臉了。”

徐鉉一直沒有說話,心中在考慮怎麼難倒趙德昭。

畢竟此時趙德昭的《岳陽樓記》,和白雲書院的幾副楹聯,早已經傳遍天下。

徐鉉自覺拼才氣未必能贏,只能用老法子來比狡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