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會是朝會,朝會之下,君臣議國事,宮眷及太監都不可參與。

趙匡胤當著這群股肱之臣,言語也不再拐彎抹角,直截了當說明心中的真實想法。

“遼國使臣上書這件事,朕已經想了兩天,朕覺得,此仗如果對方逼得很緊,那就別無選擇。但如果不是,那麼最好還不是不打的為好。”

說著,趙匡胤抬頭把這群大臣挨個看了一遍,神色肅穆,顯得臉上皺紋愈發的多了。

“並非是朕示弱,朕南征北戰幾十年,打過多少了不得的對手!這天下就是這樣打下來的,朕又怕過誰來?奈何:國庫空虛啊!立國不過十數年,國力孱弱,遼國又正是最強大的時刻,現在打仗,委實是吃勁的很。”

“至於打北漢嘛,倒不是打不得,但是北漢交界的地方,是高太尉的忠武軍……”

趙匡胤一說到這裡,眾臣全都明白了。

原來皇帝一直擔心的,還有這個問題。那就是一旦出兵,軍隊主導權的問題。

這個高太尉,可不是一般人。

他是趙匡胤的妹夫,燕國長夫人的駙馬爺,叫做高懷德。

高懷德素以武勇著稱,是大宋的開國武將之首。就算是石守信,曹彬等人,無論武功還是資歷,也都在他之下。

他歷仕數朝,又是皇帝的親妹夫,在朝中有著超然的地位。

累功至檢校少師,進而封為檢校太尉。宋代有檢校二字的,職位都在正職之上。

檢校太尉正是武官之首。

而現在這位高太尉所駐紮的地區,正是和北漢交界的河北忠武軍所在地。

高懷德任職忠武軍節度使。

這個職位正是趙匡胤自己之前曾經擔任過的。

有意思的是,趙匡胤黃袍加身前,任職殿前都點檢,而此時高懷德也被他封為了殿前都點檢。

可見趙匡胤對他的信任。

此時開戰,如果派人前去主導戰爭,未免把高懷德閃在身後,會令他不快甚至得不到支援。

但如果直接任命高懷德為總指揮,不但破了趙匡胤禁止邊軍專權作戰的規矩,也怕他萬一戰敗影響士氣,不吉利。

其實,說白了,就是趙匡胤擔心權利給的高懷德太大,會出問題。

同為殿前都點檢,同為忠武軍節度使,同為帝前威望最高,功勞最大的武官。

兩人的相同點太多了。

如果再把與北漢對戰的絕對指揮權力交給他,指揮國內大部分兵馬,豈不是正合了當初趙匡胤陳橋驛黃袍加身的一幕。

對此最敏感的自然就是趙匡胤自己。

所以即使打北漢,趙匡胤也絕不想由高懷德親自指揮,掌握兵權。

趙德昭心想這一點我還真沒有想到。

其實歷史上的高懷德忠勇敦厚,性情坦率豪放,不拘小節。

看似並無威脅,但黃袍加身前的趙匡胤豈不也是這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