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稻香席(第1/2頁)
章節報錯
趙德昭很清楚,南漢已滅,南疆一派祥和。
大宋的局勢看似舒緩多了,但前段時間趙匡胤的忽然暈厥,導致的驚宮之變已經使立國來一向安穩的朝堂產生鉅變。
原本立場居中的大臣人數最多,但現在已經發生改變。
應該說大多數朝臣都已經開始站隊,中立的反而成為少數。
至於自己和趙光義的擁躉誰的更多,趙德昭還沒有做考證。
但是這並不重要,即使自己現在落後,也是成功的。
一年前的趙德昭,發展成了現在的趙德昭,本身就已經成功到冒煙了。
按這種趨勢看,自己自然是離皇儲之位更近的人。
但趙光義也不能小覷,畢竟大位之爭,是沒有什麼不能捨棄的。
現在的晉王,起碼還在守規矩,沒了規矩的束縛,鬼知道他能壞成什麼樣。
月初,趙德昭巡視稻田。
“殿下!青苗已經結穗,這占城稻真是寶啊!”石元亮禁不住讚歎。
“長勢雖好,不知道稻米怎樣,畢竟南北天遙地遠,南橘北枳的故事,不能不防啊。”王子興還是有點擔心。
趙德昭卻是胸有成竹,這一世他雖然沒有試驗過,但是前世他可早知道結果。
“這是老天爺的恩賜!不會差的。”信心滿滿的趙德昭,也只能用怪力亂神來解釋了。
現在他的心思,已經不止是在糧食產量這裡。
與京師所在的河南,相對的河北境內,匈奴已經蠢蠢欲動,滿宋一朝,無非南北,遼,金,元相繼崛起。一直都沒有消停。
現在的和平景象只是暫時的,大宋,該加油了!
若想一改“弱宋”的形象,現在就是加緊籌備,積蓄力量的時候。
“找那長勢好的,最青綠的,摘下些結穗來,我要那進宮去給父皇和大臣們展示一番。趙德昭吩咐道。
與此同時,皇宮觀稼殿內,趙匡胤帶著一眾大臣們,正在遊覽他春天時種下的農田。
立國之後,為了表明勤儉愛民和對農事的重視,他在皇宮中設了觀稼殿和親蠶宮。
並定下規矩,在後苑的觀稼殿,皇帝每年於殿前種稻,秋後收割。
皇后作為一國之母,每年春天在親蠶宮舉行親蠶儀式,並完成整個養蠶過程。
為的就是提醒眾大臣,進了城,做了官,也不要忘記農業的重要性。
而現在,趙匡胤帶著眾大臣觀覽這裡,是因為早已和趙德昭約好了,等下趙德昭就要帶著結穗入宮,然後假做和眾大臣相遇的樣子,其實就是趙匡胤給寶貝兒子拉拉人氣,漲點聲望。
眾大臣也心知肚明,然而看破不說破,相看兩不厭。
果然,趙德昭帶著摘下的禾苗結穗進宮覲見。
把禾苗結的穗子拿給大家傳閱。
“居然真的這麼快就結穗子了!”
“乖乖不得了!此稻種要是可用,我大宋百姓再不會缺糧了。”
“如此說來,齊王居功至偉!是我大宋萬民的衣食父母啊!”
無論齊王派還是中立派,大家都是一個勁的猛誇。
趙匡胤和趙德昭面上若無其事,心中卻都是樂開了花。
然而有誇就有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