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白說著,把自己被貶到嶽州任知州的時候,趙德昭親自賦的一篇岳陽樓記,當場誦讀了一遍。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

……

這絕世名篇一出,全場鴉雀無聲,大家都沉浸在文字之美當中,無不震驚,感慨,自愧不如。

在場人中有幾個人當日和虞白一起在場,不過現在重聽一遍,依然有淚目感慨之意。

虞白道,“這篇‘岳陽樓記’是郡王殿下那天一時高興,隨意而作,已經驚豔當場,敢問今天在此的諸位儒子士人可有不服氣的?”

虞白連問三聲,在場所有人沒有一個敢回應的。

大家細細品味,只覺得這篇文章意境高遠,文辭華美,實在是讓所有人敬服。

每個人望向趙德昭的目光,再不像之前那樣,鄙視,不屑,懷疑。

而是充滿,敬佩,驚訝和讚歎。

就連趙光義一派的死黨,被趙德昭連連打臉,也都暫時失去了繼續對抗的勇氣。

甚至有人當場倒戈,對趙德昭大誇特誇起來。

虞白得意地看了趙德昭一眼,心想殿下怎樣,那日我說要助您上位,您卻似乎有不信之意,現在可信了!

趙德昭重重拍了拍虞白的肩背,終於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

他是早有打算,要在下野之後,利用書院來為自己攢一波聲望,而且過程還是如此清奇和順利,自己居然還認為他是迂腐儒士而已,真是短視了。

虞白目的達到,十分欣慰,於是又出了一道題,就是現場徵稿,給後院再題幾句題辭。

這下調動起所有人的積極性,每個人都冥思苦想,希望能夠在趙德昭面前挽回一點士人儒士的面子。

就連趙光義的手下們,也不再和其他人內鬥,一心一意想拿出幾句金句名言,強行挽尊。

不過隨著大家一個個發言,虞白髮現,都只是普通而已,別說達不到趙德昭的水平,連線近都不能夠。

微微搖頭,嘆了口氣, “殿下!您可還有絕妙好辭?”

趙德昭道,“你這書院是給我承包了?好吧,我就負責到底,前兩幅題字是書院的定位和願望,那這一幅,我覺得應該是規矩,章程。不如就是‘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您看如何!”

這五條是出自《中庸》 ,是對士人儒生們的要求和期望。

雖然又是別人的句子,不過用在書院上確實天衣無縫。

於是趙德昭拜虞白所賜,一天之內,在士林中獲得了巨大的聲望。

而白雲書院的這一天,也成為了大宋書院史上最輝煌的一天。

趙德昭回到王府,還覺得不可思議,和王修芝提起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