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皇后就在門後,離著趙匡胤不到一丈,兩人的對話聽的一清二楚,聽到這時也是非常著急。

立刻出聲道,“聖上不要被晉王虛言巧飾矇騙,您暈厥之後不久,晉王就仗勢逼宮,兇蠻狠惡,屢次威迫,不問聖上安危,就逼迫本宮和朝臣讓他做攝政監國,種種行為,駭人聽聞。”

趙匡胤濃眉軒起,看向趙光義。

趙光義惶急片刻,就安定下來,抗聲道,“皇后此言差矣,當時皇兄昏睡,朝臣紛亂,是我擔心出亂子,想盡快把人心安定下來,並沒有要蓄謀索權。”

“倒是皇后您,串通魏王和趙普,假傳聖旨,虛言聖上前夜醒來,詔命魏王為監國,趙普復出做宰相。”

“我雖然有激動的行為,那是為了大宋社稷安危,但再怎樣,我也沒敢假傳聖旨,擅自立下監國……”

一說起這事,宋皇后也有些慌,這件事情牽扯到很多人,很多機密的私話,這時候當著這麼多人不好講出來,要沒人的時候才好和趙匡胤講。

可是這樣一來,趙光義的話就無從反駁。

宋皇后一急就哭了出來,哭訴趙光義太過分,直到這時還在欺壓他。

把趙光義也嚇得夠嗆,不住狡辯。

“夠了!”趙匡胤沉聲喝道。

眼見二人打嘴仗,言語中涉及的人越來越多,無論按著誰的意思來,這朝堂上都要有不少人遭殃。

趙匡胤可不想讓事端擴大以致無法收場,只得制止了雙方爭論。

“此事皆因朕發病暈厥引起,現在朕既已經無礙,那麼以往的事情既往不咎,誰也不許再提,現在都散了吧。”

趙光義長出了一口氣,立刻走下臺階,讓手下立刻退散,該回營的回營,該回府的回府。

這時趙德昭忽然不言不語,緊走幾步,追到李建安身後,劈頭一刀,將李建安當場斬殺。

趙光義就在李建安旁邊,被這沒頭沒腦的一劍驚得魂飛天外,鮮血激濺,噴了他滿頭滿臉。

他又驚又怒,厲聲質問趙德昭,“天水郡王!你無故殺我手下,這是何意!”

趙德昭回看父皇一眼,將刀在李建安屍身上拭去血水,還刀入鞘。

這才笑吟吟說道,“王叔,我來問你。你提兵闖宮是什麼理由?”

他知道剛剛趙匡胤既然說了這件事既往不咎,自己不能再提,於是立即自問自答道,

“自然是你手下的眼線,給你報信,說我入宮欲圖謀不軌。可是現在事實證明我就是為了給父皇以放血療法治療而已。”

“這樣一來,宮中這場大亂總要有人負責吧!殿前司都指揮祁明已經被你手下所殺,宮中侍衛也英勇戰死了幾十個。這件事情,瞞是瞞不下去了。”

“我斬你身邊的眼線,正是為此事找個理由!”

說完,再次看向趙匡胤。

趙匡胤點了點頭。

趙德昭得意的看了一眼趙光義,大聲喝道,“晉王府眼線李建安,圖謀不軌,謠言惑亂,險些釀成殺宮的大罪,現在已經伏誅!此人罪大惡極,當誅九族!爾等眾人引以為戒,不許再犯,速速離宮吧。”

這幾句話可比剛才趙匡胤的那句話還有效。

因為趙匡胤那幾句話只是說誰也不許再提,但是哪天他想起來自己提,只怕今天參與進來的人還是一個都活不了。

可是天水郡王這一席話,找到李建安這個替死鬼,把今天圍宮,闖宮,殺宮的罪名,全都推到了李建安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