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三十二個錢箱運到朝堂大殿的幾乎同一時刻,王子興帶著一隊人馬破了工部將作監胡郎中的宅門,因為印坊管事供認是這位胡朗中下達的私印稅票的指示。

接下來自然還是那一套,當場用刑拷問,逼他供出給自己下達指示的又是哪一位,然後讓他在口供上畫押摁手印。

再接著便是破門抓下一個人,做事的流程來一遍,依然是根據口供,順著瓜蔓一個接一個往根子上捊,因為辦下此事必須要抓緊時機,所以中途連片刻都不曾停留遲疑過。

前後不過半個時辰,不算印坊管事這個最底層的小腳色,王子興帶著人馬合共逮拿了工部將作監郎中一位、工部主事一位,甚至還有一位茶鹽提舉司的郎中與一位開封府的推官也被牽連進來,一併被逮拿了。

逮了四個人,收穫了四張口供,但要想照著口供繼續往上捊,就已經捊不動了。

因為工部主事供出來的上級是工部侍郎,而工部侍郎這會兒正在朝堂大殿上議事呢,王子興就算再疾惡如仇、行事無忌,也不可能帶著人衝進皇宮朝堂,當著天子與群臣的面兒把人逮拿拷問。

進行這個地步,動靜就已經鬧得很大了,當然不可能不走漏訊息,被波及到的工部衙門、茶鹽提舉司衙門、以及開封府衙門都紛紛炸了窩兒。

開封府衙門曾經試圖阻攔王子興帶人逮走他們的那位推官同僚,但被王子興用趙德昭給的官文諭令硬頂住了。

被抓走一個主事的工部衙門、被抓走一個朗中的茶鹽提舉司衙門,也都是類似的反應:措手不及,阻攔無果。

這幾個衙門裡辦事的那些中下層官吏們人微言輕,自然是拿不出擔氣出頭硬擋的,尤其是對方似乎名正言順——王子興手裡有一份天水郡王兼欽命契稅督辦的官文諭令,命令上寫明瞭逮拿擾亂朝廷稅務之人,膽敢阻攔便是阻差辦公。

小魚小蝦雖說不頂事,本來還有說話夠分量的大佬在,每個衙門總有一兩個大佬。

偏偏在此刻,各個衙門的大佬都上朝議事去了,下屬們想要緊急報告情況,卻沒有進宮的資格,只能候在皇城宮門處急得團團轉。

“好了,暫且收工!”

王子興幹完最後一票,命人拷打拿到了茶鹽提舉司郎中的一張認罪口供後,揮手吩咐道:

“立刻把五個人犯都押送到開封府衙門!”

“舅老爺!小人不明白,咱們好不容易逮拿來的,又送回去交給開封府衙門?!這裡面有一個推官就是在開封府衙門裡抓的啊,當時為了抓人都快跟他們打起來了,現在又送回去?豈不是白忙乎了一場!”

來自天水郡王府的一個護衛小頭目立馬提出了異議,他手按佩刀的刀柄,看向王子興的目光頗有些不善,看起來似乎是懷疑自家王爺的這位舅兄被人買通,吃裡扒外背叛王爺。

王子興原本是個一點就炸,不點也炸的狗臉脾氣,但看在那把刀的份兒,他決定還是耐心解釋一下:“這是郡王殿下早就安排好的,我不過遵令照辦……”

“放虎歸山,縱蛇入窟,郡王殿下怎會如此安排!”那位護衛頭目並不肯信,顯得十分氣憤。

“我問你,倘若晉王在開封府衙門坐鎮,咱們能闖進去逮拿到那位推官人犯麼?”

護衛頭目倒也是個實誠的,想想後說道:“不能。倘若有晉王坐鎮府衙,逮拿了印坊管事最多再逮拿一個,咱們自己就得全夥兒開封府官差抓去府衙大牢吃牢飯了!”

“我再問你,等晉王知曉此事後,自然是會提出把人犯轉到開封府審辦,咱們郡王還能留得住嗎?

“自然是留不住的,審辦刑案是開封府的份內,刑部、大理寺不會攔著,聖上沒有理由攔著。”

“不錯,既然反正都扣不住人犯,還不如搶先主動送過去,讓開封府無話可說,人犯不重要,口供才重要。”

王子興稍稍停頓,心裡改了主意,打量了一眼護衛頭目:“聽你談吐是個伶俐明理的,押送人犯轉交府衙的事情,就不用你去了,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交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