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女帝離去 據《莫斯蒂尼帝……

據《莫斯蒂尼帝國編年史·荊棘王朝終章》記載:

“舊帝國歷927年, 史稱荊棘女帝的愛麗絲·馮·莫斯蒂尼即位,以驚才絕豔之魄力重塑帝國秩序,奠定了新紀元的堅實地基。然而,正當眾人以為她將如往昔諸王般, 在歲月的長廊中逐步邁向垂暮之境, 她卻在王權巔峰之際驟然隱退。

舊帝國歷947年,女帝於大議會落幕之後秘密離去, 自此世間再無她的身影, 亦無一字半語可追溯其行蹤。

而在她之後, 莫斯蒂尼帝國再未迎來新的君主, 昔日王權的烙印被歷史所封存, 唯有她的傳奇仍在人們口耳相傳間愈發輝煌——她是帝國最後的君王,也是最具神秘色彩的統治者,她的存在如彗星掠過夜空,劃破舊時代的幕布, 照亮一個全新的紀元,而她的離去亦如晨曦初綻前的最後一抹星光,璀璨而遙不可及。

後世學者爭相解讀她的消失, 史家著書立說,詩人為她吟詠不朽的辭章。有人言, 她化名隱遁於塵世,無人能識;有人稱,她步入神秘的異境,行於常人不可至之地;更有人堅信,她從未真正離去,而是化作帝國隱秘的守望者,在權力的陰影中靜默注視著她親手塑造的未來。

無論真相如何, 荊棘女帝的名字已然超越了凡塵君王的範疇,成為帝國史詩中最輝煌的一頁。她的功績如天穹之恆星,不因時間消磨而暗淡,而她的消逝,則如命運織就的謎團,令後世無數智者與征服者在嘆息與敬仰中,探尋那無法解開的答案。”

以上,是不知多少年後,這個世界上所流傳下來的有關於女帝愛麗絲的事跡,以及她神秘消失的未解之謎。

但實際上,當時的真實情況是,愛麗絲在離開禮堂後便低調地返回了皇宮,她用最後剩餘的時間將自己能想到的有關於帝國未來的藍圖和方向都整理了出來,然後將這些手劄分為一式三份,分別交由首相、元帥和內務官保管,並叮囑他們,自己離世的訊息一定要牢牢掩蓋,遺體秘不發喪,悄悄送入皇陵即可。這樣一來,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蠢動勢力都會因為忌憚尚存於世的女帝不敢輕舉妄動,而他們謹慎觀望的這段時期,就是帝國從君主制變化至議會制的寶貴過渡期。

而再之後,等暗地裡的老鼠確認王座的確已然空缺時,相信她能幹的臣子和百姓們早已讓新帝國成功在議會制下站穩了腳跟,即便有人敢來犯,也不足為懼。

愛麗絲深知,權力的交接並非一朝一夕之事,即便是再智慧的精心佈局都需要時間來落定。因此,她選擇以這樣一種方式,最後再默默守護一次自己傾注畢生心血所建立的帝國,確保它能夠平穩過渡,繼續繁榮昌盛。

……

在安排好一切後,第三天的太陽也走到了偏西的時候。

“陛下。”

愛麗絲愜意地坐在露臺上欣賞著晚霞,但在她身旁,幾位堅持要來送主君最後一程的近臣們卻掛著截然相反的表情。

剛才出聲喚她的是卡麗莎,倔強的元帥大人不肯認命,在知道帝王死訊將近後,她還是不死心地找了三天解毒之法。

元帥大人和她手下的人幾乎翻遍了帝國所有古籍,甚至派人潛入黑市,想要找到哪怕一點蛛絲馬跡,可最終卻依舊一無所獲。直到現在,僅剩的這最後一天也即將消失,卡麗莎終究不得不接受現實,帶著對命運的憤懣和無力,前來送她的君主,也是她從年少時起便相識的舊友,走最後一程。

此時,卡麗莎望著落日餘暉下那道端坐的身影,指尖攥緊了披風的一角,嗓音有些發澀:“陛下,真的……沒有別的辦法了嗎?”

愛麗絲偏過頭,對她笑了笑:“卡麗莎,你總是這樣。”

已退位的女帝語氣輕松:“不肯認輸,哪怕是已經發生的事,你也總是想要想辦法扭轉局勢。”

“這是身為帝國元帥該有的堅韌品格,”她贊美道,隨後眼中露出一絲狡黠,“但這一次,元帥大人,就讓這場戰役按照預定的結局走吧。”

卡麗莎咬緊了牙關,說不出話。

愛麗絲說完,目光又在同樣坐在茶桌旁的剩下三人身上緩緩掠過——首相費迪南,女僕長瑪麗和內務官亞歷山大。

他們都是從自己奪位伊始,甚至更早時便跟隨在自己身邊的親信,是曾一同在奪位的廝殺中刀尖舔血的戰友,也是在權謀風暴中並肩同行的同僚,而如今,他們都帶著不捨與沉默,陪自己度過這最後的黃昏。

相比於卡麗莎,首相費迪南則顯得要安靜許多,平日裡總是被各類政務纏身的他,難得有機會這樣閑坐在露臺上欣賞風景。

此時他正微微垂眸出神,手指不自覺地摩挲著杯沿。

“費迪南,都這個時候了,你還在考慮政事麼?不如歇歇你那全年無休的腦子,我們幾個放鬆聊聊天吧。”愛麗絲打趣道。

首相的手指頓了一瞬,隨後才緩緩放開杯柄,抬頭迎上愛麗絲的目光。

女帝正坐在晚風中笑望著他,眼神裡沒有一絲對死亡即將到來的畏懼,而是依舊帶著慣常的篤定與灑脫。

那是他無數次在朝堂上、在風雨飄搖裡所見過的眼神。

“陛下。”他輕輕一嘆,“您就這樣甩手走了,將帝國這一大攤子扔給我們,是不是有些太過瀟灑了?”

愛麗絲挑眉:“哦——首相大人聽起來有點怨言嘛?”

費迪南失笑地搖了搖頭,默了默,忽然輕聲問道:“不後悔嗎?”

愛麗絲與他對視,從男人的眼神中明白,這個敏銳的人恐怕已猜到了“意外”中毒的真相,但他向來是個體貼的臣子,所以即便有所猜測,他也尊重了愛麗絲的選擇,只當作自己什麼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