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冒險救出鸞蓉回去後,他那天走出公館到血狼號艦船之前,就吩咐顧祝年去辦理玉清的後事。

顧祝年這傢伙機靈,非常會辦事,他花錢買通了警察署後勤處勤雜士官,又請人將玉清屍體清洗乾淨,換上一套乾淨素衣,用上等棺木安裝好,然後尋找了老半天,才找到此地,逐將玉清埋於此地。

這事做得非常漂亮,乾淨利落,讓鸞蓉也非常滿意,心存感激。

陳天華和許雲媛把採摘的野花,擺在玉清墓前石碑處,在碑前草地上盤腿坐下,跟鸞蓉一起給她燒紙錢。

哎!多麼天真善良的少女,可惜啊!

生在這個多災多難的亂世朝代,稀裡糊塗成了一個革命黨成員,至少是同情者吧,但她懂得報恩護主,勇敢面對生死。

她死得很有氣節,死得榮光,這也許是管一種精神昇華與解脫。

安息吧,小妹妹!

但願下輩子投胎在和平年代!

……

漢口劉家廟。

劉家廟本來就是一個地名,是漢口城北郊區的一片窪地,據說在明末清初,這裡曾經有一座廟,叫劉家廟,後來清兵南犯,這裡發生過一場戰鬥,廟被毀,留下了這個地名。

清光緒二十四年,京漢鐵路鋪到漢口,在劉家廟設立車站,這帶才熱鬧起來,這個車站,也就是後世定名的江岸車站。

劉家廟車站,是京漢鐵路進入漢口城市的第一個車站,清軍從陸路進攻武漢三鎮,首先是從這裡開始,那是必經之路。

所以,武漢革命軍總司令部將這裡,設定為重點防禦陣地,挖有縱橫交錯的縱深戰壕,革命軍第三旅旅長蔣翊武,將他的旅指揮部就設在劉家廟。

這裡駐守的兵力有二個步兵團,一個重炮營,一個騎兵營,一個工兵連,總兵力約四千三百餘人,佔了幾乎革命軍在漢口守軍的五分之四,大有將來犯之敵,擋在漢口城外的氣勢。

蔣翊武是個懂得陣地攻防戰的年輕將領,他順著鐵路線往東北方向推進,在灄口車站前的三道橋要塞,設立了一個前哨陣地,派投誠過來的原鄂軍第一鎮師第三十一營,駐守這裡,營長(管帶張景亮。

鐵良統帥的第一軍正在集聚之中,湖北提督張彪即先他到達湖北。

武漢事變,遠在北京守靈的張彪聽聞後是懊惱不已,他在攝政王載灃面前信誓旦旦說,若是他在武昌,定不會讓陳天華起事成功。

載灃即令他為第一軍先鋒官,即刻起程,前往武漢鎮壓起義軍,並授權他可調動京漢鐵路沿線,隸屬河南、湖南的所屬清軍,並承諾事後即任命他為湖廣總督。

湖北提督張彪,是張香帥的侄女婿,早年就提攜為鄂新軍主帥,後晉升為湖北提督,是個忠於清王朝,老資格的一員悍將,作戰風格兇狠強悍,湖廣新軍盡人皆知,在湖廣一帶的清軍中,享有盛名,有著極高威望。

他帶著衛隊乘火車到達灄口車站,三天之內,他就召集了湖北鄂州,黃州,湖南,河南各地的清軍,有新軍,綠營和巡防營混合在一起,合計五千餘眾,兵種有炮兵,騎兵和步兵。

張彪將他們簡單分編之後,躍躍欲試,準備向劉家廟方向進攻,跟革命軍決戰。

他的隊伍路經三道橋,前哨發現有革命軍守軍的一個營,營官為張景亮。

張彪聽了哈哈大笑,原來張景亮早年是他的一個侍衛,待了幾年派他下去任排長,這些年慢慢升為了營管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