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章 大局已定(第1/2頁)
章節報錯
據說,光緒帝臨死前留有遺詔,要求載灃幫他除掉袁宮保,而皇族中的少壯派,如載洵、載濤,鐵良,良弼等也主張殺了袁,可軍機大臣張香帥聞訊之後抱病上奏,表示堅決反對,他奏明的原因之一,就是袁宮保羽翼已成,動他則會引起北洋系兵變。
載灃讓鐵良密電他控制的北洋第四鎮師和第六鎮師統制官,徵求意見,回電都表示不能輕舉妄動,主張先免其職為妥。
事後,載灃以袁患足疾為由,免去其一切職務,保留勳爵,強迫其“著即開缺,回籍養痾。”
載灃攝政的第二件大事,便是預備立憲。
面對越來越嚴峻的國內革命形勢,清廷內部立憲組閣的呼聲是越來越高。
有鑑於此,攝政王在宣統元年的第一道詔書,便是預備立憲,令各省切實籌辦憲政。
這個致力立憲的姿態,著實使一部分國內外立憲派人士,對載灃和憲政產生了極大的幻想,各省紛紛表現出極大的熱情,投身於各省的憲政運動之中。
載灃攝政的第三件大事,便是中央集權軍政。
他指派年僅二十歲的七弟載濤,充當禁衛軍大臣並統領,同樣年滿二十歲的皇族成員良弼,充當禁衛軍副統領,著手訓練一支一萬二千餘人馬的精銳之師。
同時宣佈將各省新軍,一律劃歸中央直轄,攝政王代理全國陸海軍大元帥職權。
同時,他任命六弟載洵為海軍大臣,重組海軍部,跟鐵良的陸軍大臣同為其左膀右臂。
似乎這一切都順利開展,載灃顯得躊躇滿志,他從正月初八開始,每天都早早進宮,在太和殿接見大臣,處理國政,他要彰顯自己是一位勤政愛民的攝政王。
這些天他處理國政最費時勞神的,當然就是批註眼前堆積如山的奏摺。
他拿著幾本各省關於擁護憲政的奏章,心中大喜,情不自禁地站了起來,大聲叫好。
激動的載灃在殿內走來走去,渾然沒有發現他的親六弟,年僅二十二歲的新任海軍大臣載洵,正捧著一本奏摺,一臉苦笑。
“六弟,你的海軍發展計劃本王審閱過了,正月一落臺,你和薩鎮冰抓緊時間去歐美日等國考察,本王將大力支援你發展海軍。”載灃滿臉笑容地說道。
載洵苦笑著將手裡的奏摺遞了上去,“五阿哥,你先看看浙軍第二鎮師都統官陳天華的這一份奏摺吧!“
看著載洵沮喪的神色,載灃滿臉疑惑地接過奏摺,只掃了一眼封面,就質疑道:
“崇明水師?這關浙軍陳天華什麼事了?為什麼是他上摺子而不是那贊?“
待開啟奏摺,粗略一看,臉色已是大變,待他全部看完,載灃狠狠地將奏摺摔在桌上,呼呼地喘著粗氣,已是說不出話來。
“……崇明匪患,攻城掠地,禍亂百姓,崇明水師幾乎全軍皆滅,應水師提督那贊所請,浙軍第二鎮師特遣團二千勇士進崇明助剿,大敗,二千新軍健兒損失過半,崇明城破,那軍門逃至海陵港,登上艦船後突遇颱風,旋即生死不明,臣親提大軍,即日趕赴崇明,年前已將匪徒剿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