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天華下令紮營,讓後勤人員起灶燒飯。

正午除了白麵米飯,還有烤肉,紅燒肉,南瓜疏菜,非常豐盛。

營地裡是一片歡騰。

這頓正餐要管一天呵,到了後面戰鬥會越來越激烈,就連開灶吃飯的時間都沒,只能吃隨身帶的乾糧。

飯後稍做休息,陳天華下達了攻克龍王峰第一關隅的命令。

他要一鼓作氣,先端掉這個關口。

龍王峰的山腰間,張仁奎設這麼一道關寨,明顯是為了抵禦外敵上山圍攻的企圖,因為這道關寨的後面,就是那條通往龍王峰唯一的狹道了。

守住此關寨,匪徒們可以下山來自由活動,包括截道搶劫,打家劫舍等。

整個關牆都是用石條和石塊壘砌,中間還有不少粗木填充,很結實,就像一個堡壘,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nm野戰炮轟擊,也得費些功夫和炮彈。

而守衛關寨的,應該是山寨裡的慣匪,好久沒有動刀槍了,清軍初來乍到的就想表現一番,結果是沒想到,一個照面沒碰上,大牙卻崩裂幾大顆。

剛死了二百餘個匪徒,現在山寨裡總共只有一百三十個山匪,那黑臉悍匪厚著臉皮,派個囉嘍上龍王峰給張仁奎稟報去了。

還沒等龍王峰上張仁奎下決心是否增援,新軍突擊一營卻搶先發起了進攻。

“嘟…嘟嘟…嘟…”

進攻號角已經吹響,各連隊的令旗揮舞,大清朝的黃色盤龍旗迎風招展,官兵們頭戴柳藤帽,前面一排排舉著巨型方盾,成散兵狀貓腰前行。

眾山匪見官兵午後來攻,個個膽寒,明白一旦官兵攻破這道關寨,命就休矣。

“大夥都頂住,一會大當家的馬上派援兵下來,只要守住這道關寨,大當家的都說過了,重重有賞,臨陣脫逃者殺無赦。”黑臉悍匪懂得關鍵時刻,要鼓舞士氣。

果然,百餘個匪徒,像打了雞血似的振奮起來。

他們個個都準備出力死戰,滾石檑木,火銃和步槍都瞄準,僅有的三挺破舊輕機槍也都準備著,隨時可以從關牆上打來。

陳天華對攻克這座關牆早已成竹在胸,那就得用大炮轟擊,把關牆轟塌,然後用加特林重機槍掃射,用手榴彈投擲,最後才是士兵衝鋒。

剛才三門大炮沒來得及派上用場,現在已經裝配完畢,正在進行瞄準測試。

這些炮手雖說都是經過專業的炮兵訓練與操作,但精準度估計談不上,讓他們在城牆上居高臨下,或是平地瞄準射擊,可能大概還有個數。

但山地作戰,基本上都是仰射,這目標距離計算與炮口仰角之間的關係,估算就懸了。

這種只有德軍或日軍,對於山地戰專門有教習訓練,操作手冊上附有計算公式,可大清國的炮兵哪裡弄得懂?

他們只學會了開炮,填彈和簡單瞄準。

這種彈道學與拋物線計算公式,恐怕只有具備現代物理學知識的陳天華來完成。

陳天華對於火炮操作,前世都經過專門訓練,不光是有實物可試,火炮操作手冊上有標尺公式和描述。

只不過都是德文,難倒普通炮兵,但這樣難不倒他。

克虜伯火炮都配備有光學雙筒測距儀,陳天華剛好可以實地培訓那位炮兵指揮官。

在陳天華的指導下,那位炮兵指揮官用測距儀計算出了距離與發射仰角。

火炮陣地距山寨牆體,斜線測距約摸在五百二十米左右位置,套入標尺公式換算,他親自調整好炮口仰角,然後讓三門炮各放一炮測試。

“轟…”

“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