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名傷員太多,實在是忙不過來,簡單包紮就由後勤兵卒來做。

他們中有的軍醫忙碌了一整天,沒有停下來過,連水都沒喝過一口,人累得有些麻木了,手腳都在抽搐,但仍然得堅持。

偌大的治傷區,到處瀰漫著肉質燒焦的臭味,和濃濃的生石灰味道。

死亡的軍卒集中起來有一百一十二名,經認真核對登記之後,將會在鷹嘴山設立忠烈祠祭壇、牌位。

然後,將由鐵路建設指揮部行政署通知家屬,由長牛鐵路建設總公司發放撫卹金等等。

戰場清理完畢之後,營地裡要舉行簡單的遺體告別儀式,陳天華率全體軍官參加。

現場鳴槍送行,莊嚴肅穆。

隆重的遺體告別結束,馬上挖深坑掩埋屍體,在存放屍體處撒上石灰消毒。

處理完陣亡者的亡靈和屍體,陳天華不顧渾身疲憊,率孫勇、李興鴻等高階軍官,來到宿營地的治傷區看望傷員。

這裡到處是血跡斑斑,斷腿殘肢。

慘叫聲、哀嚎聲不斷,猶如人間地獄。

許多後勤軍卒人員都在幫著軍醫們救治傷員。

到目前為止,二天戰鬥受傷人員合計有二百零七人,大多數是刀傷,少量的是子彈、矢箭或戰馬踹踏所傷。

前些日子,陳天華已將火烙傷口之法傳授給了軍醫們,這是止血,處理傷口,防止炎症最好的方法,尤其是做截肢手術。

同時,生石灰有抑菌防腐止血作用,他讓軍醫可以少量用於箭傷口,散彈和刀傷口等外傷的傷口處。

這二項措施的推廣,實際上挽回了許多傷員的生命,減少傷員的致殘率。

這在清末軍中沒有隨隊西藥情況下,這裡戰場一大創舉,讓那些軍醫和傷員們受益匪淺。

他在眾人的陪同下,正在逐個慰問傷病員。

作為長牛鐵路建設指揮長,朝廷正四品官僚,戰時這些事情必須要做的,事必躬親,這是提高士氣,安撫傷者的最大手段。

這時,一位在前沿偵察的斥候隊長跑近稟報,“啟稟指揮長大人,前沿斥候稟報,說是對面森林裡洪門太湖幫的虎師,在準備撤離。”

“什麼,準備撤離?!”

這訊息來的太突然,現場一下子靜謐下來,然後響起了雷鳴般的歡呼聲。

剛才還痛得嚎叫的傷員,此刻好象也不怎麼疼了,都咧開嘴笑了。

敵人要撤,意味著明天就不用再打了,冬季鷹嘴山會戰算是以新軍徹底勝利而落下序幕。

普通軍士們,沒有誰願意打仗,陳天華也一樣。

但他所處位置不同,想法要複雜得多。

他沒有隨大家一起歡跳,他原本準備明天再跟金成藝大戰一番,把這股匪徒打殘才好,以絕後患。

二話不說,他邁步直奔臨時搭建的瞭望臺,從侍衛手中接過望遠鏡,登高望遠。

確實,二十餘里開外的虎師營帳區域裡火把沖天,號角聲聲,像是準備全體連夜撤退的跡象。

……

煤山山脈西南密林,洪門太湖幫虎師大營。

金成藝剛接到義父命令,說是戰情不利讓他帶虎師連夜撤退,到吳興的太湖常山碼頭,從碼頭坐戰船回西山島。

金天龍得到可靠訊息,浙江新軍從德國新進二條淺水軍艦,正在太湖試航,很有可能會在近期進攻太湖常山碼頭,切斷虎師從太湖水上撤退路線。

所以,他命令金成藝撤回來,年後再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