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點,陳天華已經在準備鼓動岳丈李存智的方案了。

除此之外,陳天華還有一個更大膽的想法,那就是聯合滙豐銀行,大清官府衙門等等,由豐眾銀行牽頭,共同開發廣德牛頭山煤礦。

一切搶在日本人的前面。

因為有一點陳天華是清楚的,這地底下分佈的長廣煤礦,實際85%的貯存量,都在廣德牛頭山地區,長興煤山鎮那只是冰山一角。

“華之賢侄啊,你的商業野心可真的大喲,這可是一筆巨大投資,大到有些人想都不敢想。”

“除了資金這塊,但凡礦山鐵路,都必須上報北京朝廷,也就是要得到工部的支援。”

“所有這一切,無論是資金還是清政府,咱們都需要找到切入點,比如,清政府這塊,咱們找誰去疏通關係,而滙豐銀行這塊,咱們又找誰?怎麼個說法?”

陳宗玉想了想,把他所擔心的事,一股腦兒去說了出來,考慮得很全面,思路很清晰。

“關於清政府這塊,這我早就有個初步人物,此人跟李氏家族的關係,可謂是特別密切。”

“誰?”陳宗玉驚訝道。

“盛宣懷大人,當今太子少保、正二品銜,工部左侍郎。”

“哎呀,若能找上他,那完全的門當戶對,清政府衙門這塊算是解決了,關鍵是怎麼去說服他?”陳宗玉拍了拍大腿高聲道。

“這些,都是我要找岳父大人一起商議的事,此計劃如能得到李氏家族的支援,那盛宣懷這裡肯定沒問題。”

陳天華很有把握地回我道。

陳宗玉連連點頭稱是。

要說盛宣懷跟李氏家族,特別是李鴻章的關係和淵源,陳宗玉和陳天華倆人都是心知肚明,一清二楚。

這要從盛宣懷發跡開始說起。

盛宣懷出身於江南常州府一個官僚家庭,按後世說法,那就是個官二代。

他從小通讀經書詩文,閱覽治國安邦之理。

清同治九年,他有幸進入洋務大臣李鴻章府中,出任幕僚,協助辦理洋務。

由於其卓越見識與良好的執行力,逐漸受到李中堂的賞識,從而得以重用。

入幕第二年,他被李鴻章擢升到知府官級,這讓盛宣懷喜出望外,從而感恩戴德。

從此,他唯李中堂馬首是瞻,忠心耿耿為李出謀劃策,代為督辦許多洋務事實。

後來,盛宣懷乾脆認了李鴻章為乾爹,為其左膀右臂,從此仕途一片光明。

清末時期,在官場上認乾爹乾兒子的那是一種時髦,風氣,這跟民國時期換帖拜把子是異曲同工。

從此,盛宣懷的財富也是滾滾而來。

平心而言,他為近代洋務運動作出了卓越貢獻,應該說他是清末時期著名的政治家,企業家和慈善家,譽為中國近代實業之父,中國商父,中國高等教育之父。

他大膽創新,第一個提出官督商辦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清末民族經濟的發展。

他執行李鴻章的以夷制夷策略,讓外國列強們的勢力達到相互制衡,讓弱不禁風的清政策得以喘息機會,在各方勢力面前還有利用價值,不致於被拋棄。

他又是個典型的官商,創造出了許多第一。

在上海成立第一個民用股份制企業輪船招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