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麻將桌如戰場(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淑貞一愣,見自己粉拳剛好捶在他右肩頭,那是中槍過的地方,“哎呀對不起,不經意碰到你的槍傷口了,不要緊吧華之。”
見到李淑貞著急萬分的樣子,陳天華心裡很是滿意,他裝出忍著痛苦的樣子,蹙眉皺臉道:“沒事的倩華,一會就好。”
“……”
客廳裡歡聲笑語。
正月裡的天氣,外面還是雪花片片,空氣中溼潤的很,院裡兩旁的樹葉早已是光禿禿,蒙上一陣白皚皚的雪被。
來人是二對情侶,一進門就開始相互拌嘴,倒是讓冷清的小院,頓時變得頗有生機,連帶著鶴卿先生在一旁,也是露出欣慰的笑容。
看著自己的弟子們歡笑打趣,三十五歲的蔡鶴卿忽然感覺到自己老氣了。
沒有了年輕時的詩情畫意,只剩下心高氣傲,敢把天捅破的膽氣了。
正當鶴卿先生感悟時,便聽到劉玉芳說道:
“作為這時代的青年人,水平雖不能出類拔萃,那也得登堂入室,乃是基本功。武能安邦,文能治國,而華之能文能武,上次李協統大人宴會遇刺,要是像英士這般的,怕是要出醜了。”
劉玉芳雖說是女兒身,但她骨子裡有股子俠氣,她崇拜英雄俠士,自己還堅持練習劍道。
所以,他支援陳琪美留日,並想辦法就讀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並願一同前往。
雖然這麼說,好象有點駁了陳琪美的顏面,但這些話句句都是直指要害。
陳琪美想辯說些什麼,又無可奈何,只得閉口。
蔡鶴卿若有所思地端起茶碗喝上一口,沉聲道:
“華之去年肩頭中槍之事,後來我在報紙上看了,當時嚇了一跳,我就奇怪,一直想問華之,你的這些功夫是從哪裡學的?”
“是這樣子的,從小我父親偷偷把我送到一位道士那裡,學過武功三年,練習吐吶氣息,後來自個堅持每天都練。”
陳天華很自然地扯了個謊。
這些子虛烏有的事,沒有人瞭解也無法考證,就算同村的劉玉芳她也不清楚。
但經他口中這麼出來,那就是事實。
“我們這些咬文嚼字的,真正於國難當頭,卻是絲毫幫不上忙,百無一用是書生吶!!”
沒想到鶴卿先生一開口,滿是一腔熱血的感嘆,怪不得他二年之後,年滿三十七歲了,還要在上海建立中國光復會。
百無一用是書生,看似是自嘲,何嘗不是對現實的無可奈何呢?
別看現實社會中的某些人,每天張口什麼道義倫常,閉口就是論家國天下,出門言行舉止,溫文爾雅。
可一旦見有利可圖,馬上就更換嘴臉,易幟求榮。
說到底,一方面是列強丟擲的糖衣炮彈太誘人,另一方面列強們刀子太硬,槍炮太猛。
歷朝歷代以來,這類軟脖子人從未絕跡,也不是現今才出現的。
所以,把所有責任擔到“書生”身上,在陳天華認知中是不恰當的。
追根究底,還是軟脊樑的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