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

張儼:羽圍襄陽,將降曹仁,生獲于禁,當時北邊大小憂懼,孟德身出南陽,樂進、徐晃等為救,圍不即解

溫恢:關羽驍銳,乘利而進,必將為患。

呂蒙:①斯人長而好學,讀左傳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氣,然性頗自負,好凌人。②今東西雖為一家,而關羽實熊虎也,計安可不豫定?③且羽君臣,矜其詐力,所在反覆,不可以腹心待也。今羽所以未便東向者,以至尊聖明,蒙等尚存也。[9]

陸遜:羽矜其驍氣,陵轢於人。始有大功,意驕志逸。

諸葛亮: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彭之徒,當與益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2]

廖立:是羽怙恃勇名,作軍無法,直以意突耳,故前後數喪師眾也。[10]

楊戲:關、張赳赳,出身匡世,扶翼攜上,雄壯虎烈。藩屏左右,翻飛電發,濟於艱難,贊主洪業,侔跡韓、耿,齊聲雙德。交待無禮,並致奸 慝,悼惟輕慮,隕身匡國。[11]

關羽

陳壽:①飛雄壯威猛,亞於關羽,魏謀臣程昱等鹹稱羽、飛萬人之敵也。②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③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羽報效曹公,飛義釋嚴顏,並有國士之風。然羽剛而自矜,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4][2]

袁準:張飛、關羽與劉備俱起,爪牙腹心之臣,而武人也。

張輔:張飛關羽,皆人傑也。

葛洪:鹹謂勇力絕倫者,則上將之器;洽聞治亂者,則三九之才也。然張飛關羽萬人之敵 ,而皆喪元辱主,授首非所。

禿髮傉檀:臣子逃歸君父,振古通義,故魏武善關羽之奔。[5]

李暠:詠群豪之高軌,嘉關張之飄傑。誓報曹而歸劉,何義勇之超出。據斷橋而橫矛,亦雄姿之壯發。[12]

閻負、梁殊:驍勇多權略,攻必取,戰必勝,關、張之流。[13]

張仲宣:張遼運籌之方,可以歸之於先軌;關羽搴旗之效,可以論之於後塵。

黃茂才:氣蓋世,勇而強。萬眾中,刺顏良。

陳亮:夫關羽好勇而無謀,恃氣而驕功,此其勢甚易譎也。

陳元靚:劍氣凌雲,實曰虎臣。勇如一國,敵萬人。蜀展其翼,吳折其鱗。惜乎中勇,前後絕倫。

方回:萬人為翰墨,無一曹思王。萬人握幹殳,無一關雲長。

郝經:羽、飛昭烈啑血起義,夙定君臣之分,期復漢室,百折興王。闞如兩虎嘯風從龍,夾之以飛,雄猛震一世,號稱萬人敵。羽報效於操,致書而去,飛瞋目橫矛,而與操決。矯轎義烈,上通於天,漢於是乎不亡。

楊博:維帝忠義昭宇宙,功業垂史冊,祀祠遍天下,黃髮稚齒,極海窮邊,靡不崇重。而帝之隨在者靈,威蓋顯赫,千載一日。

“關帝詩竹碑”的各種版本

“關帝詩竹碑”的各種版本“關帝詩竹碑”的各種版本

8

“關帝詩竹碑”的各種版本

李贄:雲長信義,不設機械,觀其待徐公明可見也。到底是個君子,不比小人,外厚其貌而衷薄甚也。[14]

鍾敬伯: 雲長信義性成,機械不生,故徐晃自詐而彼自誠也。其威鎮華夏,忠貫古今,真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乎?[14]

王夫之:吳、蜀之好不終,關羽已死,荊州以失,曹操以乘二國之離,無忌而急於篡,關羽安能逃其責哉?羽守江陵,數與魯肅生疑貳,於是而諸葛之志不宣,而肅亦苦矣。肅以歡好撫羽,豈私羽而畏昭烈乎?其欲併力以抗操,匪舌是出,而羽不諒,故以知肅心之獨苦也。

蔡東藩:赤膽忠心誓報劉,越江討賊死方休;東吳不念東風惠,萬古江潮咽恨流。[15]

朱元璋:克敵在勇,全勝在謀。昔關羽號萬人敵,為呂蒙所破,為無謀也,爾宜深戒之。[16]

毛:關雲長大體上是不懂統一戰線的,這個人並不高明,對待同盟軍搞關門主義,不講政策。

8

藝術形象

文學形象

戲曲中的關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