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原來這才是背景(第2/2頁)
章節報錯
原來如此,用現代的語言,吏部尚書在莫家的生意裡有股份,而刑部尚書在祖家的生意裡佔有股份。吏部尚書和刑部尚書本就不和,明爭暗鬥多年,官場之上還要有所顧忌,生意場上就是撕破臉,明著幹了。
空月沉吟了一會,說道:“據我這段時間的調查,祖家的勢力很可怕,祖家主的弟弟祖靈是武將,軍隊有關係;總捕司的駱總捕頭與祖家有往來;殺手組織‘青煞’幫與祖家有關係;江湖上一個賺黑錢的邪道組織與祖家也有關係。祖家的勢力發展很快,這肯定與刑部尚書有關,你們莫家得當心了!”
莫家主皺起眉頭,點了點頭說:“難怪莫家這段時間處處受擠壓。不過也不用太過擔心,我們兩家其實還都有更深的背景。”
莫家主停頓下來,喝了一口茶說:“吏部尚書之上是潞王,而刑部尚書之上是滁王,這才是大後臺。”
莫家主詳細解釋:“大明實行雙京制,北京是主都,南京是留都。南京和北京一樣,六部俱全且平級,唯一不同,北京有皇帝坐陣而南京六部之上沒有一個強力的發號施令者,只有個太監象徵性代表皇上。南京主要管理江南富庶之地,是塊大肥肉。南京有朱氏的後代封王者三人,福王、潞王、滁王,福王貪玩,對權勢之爭不在意,潞王和滁王卻都在極力爭取南京六部之上的那個位置,想當個江南王,相當於江南土皇帝。祖莫兩家的鬥爭,只是兩王相爭的冰山一角而已。”
原來原來如此,兩王相爭,各自都在組建拉攏陣營,吏部尚書是潞王陣營的人,刑部尚書是滁王陣營的人,祖家隸屬滁王陣營,莫家隸屬潞王陣營,在這兩個陣營裡,其實祖莫兩家都只是下層組織。
但下層組織也有自己的利益述求,如果不把這種利益述求搞明白,一旦靠山倒了,只能跟著死。
歷史上,明朝一直就沒有在南京六部之上設立“王”,沒有掌握實權的潞王和滁王在為一個不一定能實現的實權王位,打到不可開交,只能說“人心不足蛇吞象!”或許屬於“無所事事,有意惹事!”
空月靜靜地喝著茶,沉思了片刻,問莫家主:“潞王知不知道你莫家現在的處境?”
莫家主揣測到空月想說什麼,他回答:“潞王雖然身居高位,也還關心下屬,對我家情況還是很在意,只是他也不便直接插手。”
空月淡然一笑:“不管潞王還是滁王,現在而言,都沒有實權,他們只是在爭一個有實權的職位,為了這種競爭,儘可能拉幫結派,豐滿羽翼,這種政權鬥爭是極其可怕的,一旦有一方失敗,整個陣營都會受牽連,蒙受大難。其實生意人,不一定非得攀附權勢!”
莫家主自然會意,他說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已經上了船,想下也下不來,再說,沒有後臺,我莫家就永遠只能是小生意人。祖莫兩家能發展成今天的規模,在南京城也算大戶人家,全靠後面有朝廷的人支撐。”
空月本想勸說莫家主不要太把自己吊死在一棵樹上,見他態度堅決,不便多說,轉而問道:“那莫家現在的情況,莫家主可有法化解?”
莫家主說:“潞王在盡力拉攏兵部尚書,如果兵部尚書能站在潞王一邊,滁王就徹底不足為慮了,祖家更不在話下!”
兵部尚書!那不是有名的史可法嗎?他會站在潞王那一邊?他可能哪邊都不會站隊。
空月平靜地問莫家主:“潞王拉攏到兵部尚書的可能性有幾分?”
莫家主沉默不語。空月說:“不要把希望都寄託在這上面,還得自己想想辦法!”
莫家主沉默了一會,抬起頭,看著空月問:“你的武功才智堪稱卓著,我會找機會把你推薦給吏部尚書和潞王,希望你能被他們賞識。但在這之前,你可否先替我們作一件事?”
“什麼事?”空月問。
“打入滁王府內部,潛伏一段時間,探聽一些情報。”莫家主說道。
打入滁王府內部潛伏,探聽情報,這沒有什麼困難,也沒什麼不合理。以前幫莫家,只是出於與對莫小姐的好感,對祖家的厭惡,但兩家之上有兩尚書,還有兩王,具體是什麼情況,需要摸一摸,看看真正哪一位值得幫,也或許,兩王、兩尚書都不值得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