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重大發現(第1/2頁)
章節報錯
空月是童子身,才滿17歲,啟用松果體的可能性非常大。
當真氣源源不斷衝擊松果體的時候,松果體的成像功能開始顯現,先是一圈一圈的光暈,接著光暈中出現影象,慢慢的,影象從模糊變得清晰,影象裡顯現出了那面園鼓,在紅布遮蓋之下,一個圓形木框鑲嵌著一面鏡子一樣閃亮的東西。到這時,空月再無懷疑。
空月回到房間,拿起一支舊毛筆,在一塊可能幾年沒用過的硯盤裡磨上墨,然後找出一張粗糙發黃的草紙,在上面畫下幾個圖形。
空月再次來到西廂偏房的時候,管家請來的衙役已經在勘驗現場。空月遠遠看著他們忙忙碌碌的樣子,他可以斷定,憑這些人的專業素養和時代差距,他們破不了案。
假如這種案件放在一個普通百姓家,衙門可能理都不會理,畢竟沒有死人,算不上大案。但祖家是大戶,出現場不會白忙碌,衙役自然樂意上門服務。
忙碌了一陣,幾個公人和領頭一起去到客廳喝茶。祖家主詢問領頭:“鮑大人,可有發現線索?”
姓鮑的中年男人一副精悍伶俐的樣子,有些像商人,他拱手答:“暫無線索,祖莊主也別急,總會揪出幕後兇手的!”
祖家主頓足道:“怎麼可能不急,上個月西廂偏房才被燒過,剛修葺完畢,又起火,不把兇手抓住,就肯定還有下次,何時是個盡頭?”
那姓鮑的男人一副老謀深算的口氣說:“我懷疑有內鬼,現在開始審問你家裡的下人,把他們都叫過來。”
所有下人都被集中過來,由六個衙役分頭詢問,無非是,起火的時候,你在何處?在幹什麼?有誰證明這一切。還會補充一句,如果懷疑誰或者有什麼線索,立即向我們彙報。
這種簡單的問話對空月而言實在是小兒科。空月回答完問題後來到外面,看了看獨自坐在旁邊喝茶的鮑捕頭,留給自己的機會不多,現在問話已經結束,如果衙役們走了,找機會就很難了。
空月走到管家身邊,對管家悄聲說:“我有重要的事情,但只能對那個鮑頭領說。”
管家滿臉疑惑的看了看空月,躊躇了一下,還是選擇了去給鮑捕頭傳話。
鮑捕頭抬眼看了看空月,示意他進來。空月拿出藏在懷裡的圖案,走到鮑捕頭身邊,對他說:“我知道怎麼起火的,你先看一看這個。”
空月把手裡摺疊著的粗黃紙展開,送到鮑頭面前。鮑頭拿在手裡一看,紙上畫有三個圖案,一個圓形圖案,標註尺寸為直徑半尺;一個側面,像個梭子,最厚的位置尺寸標註為半寸;還有一個很直觀的透檢視,材質註明是透明琉璃。
鮑捕頭有些莫名其妙,但圖案畫得很清晰,運筆老練,這個他倒是能看出來,不禁又看了空月一眼。
鮑捕頭皺了皺眉頭,問空月:“此是何意?”
空月恭恭敬敬回答:“大人,你若是能按這個圖案,找生產琉璃的作坊作出這麼一個凸透鏡,我就能告訴你西廂偏房是怎麼起火的!”
“凸透鏡?”鮑捕頭長這麼大,還第一次聽到這個名。鮑捕頭猶豫片刻,把紙張疊起來收入懷中,問:“你叫什麼名字?”
“回大人,我叫司空月。”空月恭敬回答。
鮑捕頭擺擺手,示意空月退下。只用幾秒鐘的時間,他就已經盤算好了,死馬當作活馬醫,靠他自己,還真破不了這個縱火案,說不定空月還真能提供有利線索。
以他的權力、人脈,作一個“凸透鏡”那是極簡單不過的事,只需要安排一個琉璃作坊照葫蘆畫瓢,不用花費一個銅板,具體怎麼製作那是他們的事。
雖然沒有查到什麼有價值的線索,但茶照樣喝,幸苦費照樣拿,他們可沒有“不好意思”這種概念。
不過事情倒也沒有拉下,一回衙門,鮑捕頭馬上派遣了一名衙役具體辦理找琉璃作坊製作“凸透鏡”事項。
鮑捕頭很能拎清楚輕重,如果真能找出破案的線索,在衙門是功勞一件,在祖家主那裡少不了好處費。他憑直覺也敢肯定,小小的空月還沒有敢戲弄他的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