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新法初定(第1/3頁)
章節報錯
朱由檢交代出去的事情自然是不必擔心。
他更為擔心的是自己今後實施的時候是否會引來極大多數人的不滿。
如果有人不滿,又該如何去應對?
林魚兒的事情給自己提了一個醒。
也就是說,大明王朝不僅僅要從財富上面富裕起來。
更要從人文關懷上富裕起來。
只有把這些全部做好之後,才能夠進一步的往外擴充套件。
對於建州的虎視眈眈那自然是不在話下。
對於這樣的新法。
有的人自然是滿懷期待。
也有的人恐懼著那一天的到來。
這才是大明王朝真正的改天換地。
將要出現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新面貌。
這一次的變法更為注重人。
朱由檢相信百年大計,以人為本。
只有把人放在第一位才能夠圖謀更多的事情。
凡事都需要設身處地的去思考。
這幾日的楊嗣昌非常的忙碌。
但他卻不敢鼓動官員們拒絕這一次的變法。
他很清楚自己一旦有這方面的行為,便會扣上一個結黨隱私的帽子。
崇禎皇帝自登基以來,便最為憎恨那些結黨營私的人。
無論如何這條戒律都不能夠犯的。
他一面向王承恩,打聽著皇帝陛下近期來的打算。
另一面又想方設法的主持這一次的變法。
至少在他看來,變法是可以的,但時機卻沒有成熟。
如果大明王朝的重心放在國內的變化之上,對於邊疆的防守很可能就會降低。
一個人能做的事情很少。
尤其是皇帝陛下這樣的人更不能一心二用。
稍有疏忽便可能會引來無法估量的後患。
楊嗣昌所考慮的事情自然是極多。
他更為擔心大明王朝江山破敗。
更為擔心一族人成為這片土地上的主宰。
先有元朝為先例。
如果不是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現在的中原大陸很可能還在外邦人的統治之中。
那時候的中原人完全是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所以在他看來必須要杜絕一切可能發生的問題。
絕對不能夠讓外邦人再一次入主中原。
變法是要在全國進行推廣,實施、落實、貫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