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滿天的烏雲密佈,朱由檢心中不免有一些落寞。

如果臺灣一直攻打不下來,那麼是戰場上所需要的金錢會非常的巨大。

不知道是否應該遵循著歷史的軌跡前行,還是要改變這一場歷史的鉅變。

遵循歷史的軌跡前行,自己的未來便是煤山吊死。

所以擺在他面前的一條路,那就是隻有改變。

改變才能夠給自己一個完美的交代。

也只有改變才能夠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王承恩急匆匆的走進御書房。

“皇爺,臺灣戰事吃緊,炮火跟不上。”王承恩說道。

朱由檢放下手中的書,現在國庫也是很吃緊,如果全部拿出國庫中的錢財支援鄭成功。

那麼國內的經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一直虎視眈眈的多爾袞必定會想辦法前來滋事。

那時候很可能大明王朝就會面臨一個首尾不相顧的狀態。

所以,這樣的事情他是不願意看到的。

然而臺灣的戰事又不能夠放棄。

“屬於我國的國土,絕對不容踐踏。”朱由檢的話擲地有聲。

王承恩則是震驚的看著這一位朱家天子。

在以往的處事之中,這位朱家天子都從未表現的有過如此魄力。

現在不僅僅是讓人刮目相看,更是從這一份魄力之中渲染著無數的情緒。

“收回臺灣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任何事情都不能阻擋朕成功的腳步。”朱由檢說道。

“傳令下去,盡最大的能力將客戶中所有的錢財都支撐鄭成功。儘快的製造出彈藥來。”朱由檢斬釘截鐵的說道。

王承恩趕緊將這些話擬成聖旨迅速發下去。

朱由檢的這一系列舉動讓朝中大臣都有一些不滿。

他們能夠想到的就是多爾袞的虎視眈眈讓人不寒而慄,他們可不想再回到以前那樣提心吊膽的日子。

現在朱由檢能夠主動出擊點不在他們的支援之中,現在的國庫空虛,完全經不起這樣的戰事。

以前面對多爾袞那是身不由己,現在平息戰事便是最好的結果,整個國家應該要處於休養生息的狀態。

可是,這一位作家天子卻又拉起了戰爭的大旗,而且還是海上作戰。

即使是鄭家在海上有著不錯的影響力,但是對於打仗是要花費很多錢財的。

而且讓荷蘭人來勢洶洶,稍有不慎很可能會引起荷蘭人的不滿。

那時候的戰爭就會是全面發生。

再加上多爾袞的虎視眈眈整個大明王朝很可能會陷入更加艱難的境地。

一群朝中大臣,在不斷的商議如何應對。

但卻沒有一人敢直言。

這位皇帝是何等的暴力。所有人都清晰的瞭解。

如果因為一句話而喪失了自己的性命,那是何等的悲哀。

沒有人願意站出來,並不代表就沒有人敢。

楊嗣昌因為得到了赦免,在某些方面他說話是有極大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