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憂心之事過於繁多。

這些問題卻又是真實存在的,不得不讓這位皇爺憂心。

“王承恩,你找一個人去一趟雲南帶一些橡膠回來。”朱由檢說道。

橡膠?

王承恩不曾聽說,更不知道為何物。

隨即朱由檢便將橡膠樹的外貌以及割膠方法書寫下來,交由王承恩。

想了一整夜的朱由檢,想到了突破口。

橡膠在1492年就已經被發現,直到1736年才開始研究其用途。

自己的靈魂是未來的,自己能夠提煉橡膠,製成各種物品。各種軍用物品,以及農業所用的各種物品。

“另外再派人前往海南島去尋找。”

王承恩領了聖旨很快就著手辦理。

有了橡膠的出現,打敗李自成和建奴不成什麼問題。

關鍵是必須要讓人找到。

朱由檢一直沒有明白,這個時代礦產豐富,為何鐵器還會這般的少。

究其原因,就是他們的燃料上面出現了問題。

或許沒有先進的技術,這個時代的人們沒有能力去挖掘大量的煤礦。

倘若能夠大批次的鍊鐵,那麼多製造一些大炮,大明也不可能走到今天這個地步。

朱由檢召見了楊嗣昌。

“楊首輔,可知太原府盛產煤礦?”朱由檢問道。

“略有耳聞,具體事宜不太清楚。”楊嗣昌一臉納悶,皇帝這個時候提出這個問題,讓他完全摸不著頭腦。

唐宋時期便有使用煤礦的記載,但是太原府的發現卻是在近現代。

楊嗣昌不清楚也很正常。

“朕欲派人前往太原府探尋煤礦,楊首輔可有推薦之人?”朱由檢的心中已經有了人,但他希望這個人由楊嗣昌說出來。

“臣下暫時也想不到任何人。”楊嗣昌有些為難,這樣的人才他確實不知道。

“徐霞客如何?”朱由檢說道。

徐霞客現在還在世,能夠得到這位地理學家的幫助,尋找煤礦那還不是手到擒來?

“略有耳聞,只是不知他能否準確定位?”楊嗣昌並不想在這樣的事情浪費國力。

目前國家需要的是休養生息。

“這件事情交由你去辦理。朕需要儘快得到結果。”朱由檢說道。

楊嗣昌告退,很快便傳回訊息,徐霞客多日不出房門。

並且沒有意願入朝為官,也是這個朝廷讓徐霞客不敢踏入朝堂。

朱由檢的計劃想要成功,徐霞客必不可少。

他沒有勘探的本事,況且也不可能親力親為。

翌日。

朱由檢換了便裝,將楊嗣昌帶在了身邊。

“皇上,此事不妥,你豈可親自去找一介平民。這置我大明天子威嚴何在?”楊嗣昌勸解。

“休要多言,朕自有朕的用意。”朱由檢說道:“你切不可透露朕的身份。”

“倘若遇上刺客...”楊嗣昌可不想背這黑鍋。

和皇帝微服出巡,皇帝被刺客刺殺,縱使他有九個人頭也不夠砍。

朱由檢指了指身後的李定國,“有他在,你就不必擔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