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書房內,朱由檢在桌案前,手裡拿著毛筆,時不時皺眉思考。

此時的書寫習慣除了是繁體字外,還是從右至左的豎排。

即便有了崇禎的記憶,他一時間也還是沒有習慣過來——簡而言之就是麻煩。

暖閣的門被輕輕開啟,一陣冷風突然吹了進來,令因為思考而有些沉重的腦袋一片清明。

“皇爺,黃副總兵到了。”

王承恩的話音還未落下,緊接著就是一道雄渾的聲音響起:“臣黃得功拜見陛下,陛下萬歲!”

揉了揉有些發脹的腦門,朱由檢抬起頭來尋聲望去,不由得下意識在心中稱讚了一句:好一個漢子!

目光所及,在王承恩身邊,跪著一個身材魁梧的大漢。

哪怕因為是覲見皇帝,此人即便著寬大朝服,也掩蓋不了他那魁梧的身材。

國字臉,絡腮鬍被打理得井井有條,儀容威嚴。

一旁胖成球的王承恩,足有一米八,在此人面前,竟是給人一種不禁打的感覺。

三國中對猛將的形容,莫過於此。

明末的草根武將中,但凡談到忠義,大家第一時間聯想到的或許是李定國和鄭成功這樣的抗清名將。

但事實上,對大明一直抱著一顆赤子之心的,只有朱由檢面前這位單膝跪地的漢子。

他叫黃得功,是個純粹的武人,性格粗獷,沒有文化。

若以為黃得功只是個李逵式的人物,那就大錯特錯了。

除了忠勇無雙之外,黃得功通曉大義、顧大局,尤其是在國家面前拎得清輕重。

明末的將領大多都放縱士兵劫掠,而黃得功率領的軍隊卻是紀律嚴明,對百姓秋毫不犯。

不得不說,大明著實可惜。

崇禎有袁崇煥、盧象升,弘光皇帝有黃得功,永曆皇帝有李定國。

然而這一切,都敗給了內部黨爭,以及皇帝的優柔寡斷。

朱由檢絕不會允許這樣的事在他身上發生!

他走上前去,親自將黃得功扶起,沉聲道:“以後私下見面,黃卿便不要拘於禮數了。”

黃得功此時在京營中任副總兵,負責衛戍京畿之地。

還是第一次如此近距離接觸皇帝,又得如此厚愛,黃得功心中湧上一抹驚喜。

道了聲遵旨後,這才站起身來。

“好男兒!不愧是我大明第一猛將!”瞅著站起來身高足有一米九的漢子,朱由檢忍不住再度讚歎了一句:“朕的大明男兒,就該像黃將軍這般!”

被如此誇獎,黃得功臉上一熱,不自在地說道:“陛下謬讚,不曉得陛下叫我來可有吩咐?”

“坐。”

朱由檢讓王承恩搬了個凳子,待黃得功坐下後,這才微微笑道:“今日早朝的事,恐怕黃卿已經知曉了,不知你有什麼看法?”

黃得功撓了撓頭道:“臣就是個武人,只曉得保家衛國是我等軍人的責任,哪裡懂什麼朝政。”

“在朕面前,有什麼話都可以直接說出來,不必擔心朕治你的罪。”朱由檢誠摯說道,“建奴入關已有旬日,朕一直戰和不定,恐怕你們這些軍漢,早就在私底下發朕的牢騷了吧?”

“牢騷自然是發了不少。”黃得功點了點頭,繼而神色肅然道,“但陛下和楊閣老所慮自然是有道理的,但不論戰與和,只要陛下有令,我等軍漢當萬死不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