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朕要五百萬兩(第1/2頁)
章節報錯
“陛下!”
聽到這話,楊嗣昌面色一變,一種被背叛的感覺油然而生。
他能入閣並且當上首輔,憑藉的就是這剿匪之策,當初皇帝可是答應過他,當全力支援。
如之前那般,這位朱家天子,變卦變得比天氣還快。
“不用說了,楊閣老,朕意已決。”
不理楊嗣昌那幽怨的眼神,朱由檢果斷做出了選擇。
一味地與滿清妥協,他絕對做不到。
感受到皇帝語氣的堅定,楊嗣昌面色瞬間頹然下來。
可以預見,沒了皇帝的支援,他將會面對無數彈劾,然後步以往那些閣老的後塵。
最關鍵的是,他或許還會因為主張議和而擔上罵名。
果不其然,話音剛落,一個言官立馬出列:“陛下,臣彈劾楊……”
“夠了,今日不許彈劾!”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朱由檢一聲斷喝,將那言官的話直接打斷。
狹長的眸子掃過下面的每一個大臣,一股無明業火自胸中迸發而出。
他實在不明白這政治鬥爭的意義,為何一定要非黑即白,難道不接受楊嗣昌的議和之策,便一定要將之問罪?
楊嗣昌的所作所為,一切皆以國事為重,面對如此危局,誰又能想出個萬全之策?
“陛下,大敵當前,楊嗣昌身為首輔,不想著如何退敵,卻未戰先怯,力主議和,此等國賊豈還有臉在內閣任職?”
說話的依然是黃道周,他梗著脖子道:“既然陛下不打算做那宋之高宗,為何還留著此等奸賊?”
萎靡不振的楊嗣昌一聽到這話,立刻瞪大了眼睛:“黃道周,你欺人太甚!”
“欺的便是你這國賊,你當如何?”黃道周也不甘示弱地回瞪了一眼。
眼看著兩位大臣就要互毆起來,朱由檢冷聲道:“黃侍講,朕的話你是聽不到嗎?”
黃道周抬著頭,直視朱由檢道:“陛下既然已決心主戰,還留著楊嗣昌在朝堂之上,難道不是讓眾將士寒心嗎?”
這是什麼歪理?
朱由檢總算是見到了大明官場之上,因為政見不合而導致的非黑即白了。
他也不氣惱,而是冷笑道:“就因為主張議和,楊閣老便成了奸臣?那朕倒要問問,那四正六隅之策,由誰來實行,你黃道周嗎?”
黃道周聞言一窒,隨即趕緊在腦海中想想,到底該讓誰接替楊嗣昌的位置。
想來想去竟然沒有更適合的,不由呆立在原地。
見狀,朱由檢又看向諸臣:“不論是楊閣老,還是在場的諸位,不乏一心為大明者!”
“在為中興大明的過程中,難免走錯路,就連朕也不例外,這才有了罪己詔。”
“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唐太宗連魏徵都能原諒,將之視為重臣,這才有了貞觀一朝,有了大唐盛世。”
“楊閣老提出議和,無非想讓朕效仿唐太宗與突厥舊事,這何錯之有?”
“然大明不是初唐,建奴也不是突厥,不可同日而語,朕故而不接受和議。”
朱由校說到這停頓了一下,然後目光冷冽地掃過眾臣:“而朕與唐太宗最大的區別在於,他有一幫齊心協力,為之好好打天下和治國的大臣。”
“而爾等中間,卻有大多數人,只想著結黨營私,仗著滿嘴的仁義道德,行攻訐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