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完骨也不理會馮玉才,直接返回自己軍陣去了。

當夜,馮玉才將軍就在吃完晚飯後,與一眾將領坐在一堆篝火旁商議對策。

同時,在大興國的朝堂之上,也在開夜裡的朝會,再次商議一下對策。

而此時,坐在寶座上的趙興龍首先開口說道:

“眾位愛卿,如今有難,大家有何良策,可以大膽提出來,無論如何,朕都不會怪罪。”

眾人一陣沉默中,大興國丞相張誠威首先開口說道:

“陛下莫急,再強大的包圍圈也有空隙,只要讓微臣佈置幾路疑兵,臣保證,定能讓馮玉才將軍衝出來,再做計較。”

而參政錢俅,卻說道:

“陛下,不如可以佯裝答應他們的要求,過後再慢慢脫離他們,大丈夫能屈能伸,此為緩兵之計也。”

聽到這,趙興龍說道:

“這怎麼行呢?如果這麼做,朕以後在各國面前,就再也抬不起頭來了。”

丞相張誠威此時說道:

“陛下,不如再等等,晚些可能事情會有轉機。”

錢參政說道:

“轉機難道會從天上掉下來嗎?我們必須忍一時之氣啊。”

張丞相立刻回答說道:

“誰說沒有,各路勤王大軍一聽到訊息必然會趕來,只要榮微臣稍加布置,定能救出馮將軍,最終取得勝利,請陛下肯準!”

張誠威說道:

“請陛下不要猶豫,無論要怎麼做,馮將軍都是國之棟樑,軍隊的主心骨,只要有他在,無論如何,遼古國都會有所顧及,我相信馮將軍定能衝出來,保我大興國的。”

接著,論點就圍繞著是暫時投降忍耐一時,還是堅持抵抗展開。主要還是張誠威和馮玉才的人覺得為維護國威而應該抵抗,錢參政一邊的人則主張忍耐一時,學習越王勾踐,臥薪嚐膽。

實際上,趙興龍還是希望能夠抵抗並取勝,因為他實在不想在歷史上留下一道可恥的汙名,只是現在情況緊急,他也不好立刻決定,總的來說,他是有些被嚇怕了,所以任由下面的官員激烈的爭吵沒有阻止。

……

而同樣的,正在前線的馮玉才也在和部下眾將一起討論。只是,讓馮玉才沒有想到的是,自己一個叫李英的部下竟然是叛徒。

只聽馮玉才此時說道:

“李英,你為何要這麼做?”

李英回答說道:

“哼,榮華富貴,有什麼好問的?”

馮玉才問道:

“就只是為了榮華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