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寒鴉啼舊夢,隴右戰馬踏新甲

楊玉環實在是想把竇萬幹過的其他壞事也都扒出來,可這次行軍已經耗費了太多時間,兜兜轉轉多日還在長安附近徘徊。

權衡再三,她只能無奈放棄深挖的念頭,選擇用簡單粗暴的仗勢欺人法,盡快完成軍糧採購。

第二天,陽光灑在扶風城的青石板上,郡守與竇萬站在扶風城門口,看著軍隊井然有序地出城,繼續踏上北上的征程。

隨著軍隊的身影漸漸遠去,城門緩緩合上,一個渾身滿是煙灰,穿著破爛的少年從人群中猛然竄出,一刀捅在竇萬身上。

少年年紀不大,個子也不高,他抬起兩只胳膊才夠著竇萬的胸口。

人們把他拉開的時候,他嘴裡還喊著“還我糧倉,還我爹孃”。

拿到糧食的楊玉環,在軍中的地位更高了。

軍隊不斷地向北行進,楊玉環明顯能感受到,當她提出意見的時候,反對她的聲音越來越少了。

雖然將軍們總覺得給她軍銜不合適,也沒有冊封,但是她明顯感覺到,將士們更話了,特別是程昌胤。

程昌胤見人就說,那天貴妃娘娘和自己把那個奸商嚇得半死,一邊磕頭一邊奉上了糧草。

但楊玉環,並沒有那麼高興。

因為,軍隊很快就到了隴右地區。

本身,隴右節度使由哥舒翰擔任,如今,哥舒翰投降,這裡處於一種群龍無首的狀態。

再加上為了平叛,大批人馬被內撤,隴右越發空虛。

正是因此,數月後,吐蕃頻頻來犯,試圖趁亂佔領隴右地區。

他們很需要隴右的兵馬,但隴右又不能不設防,讓吐蕃趁虛而入。

在隴右,將士們又一次圍在桌旁。

營帳中,燭火搖曳。

“元帥,我們可以求助於吐蕃,讓他們助我軍平叛。只要許以重利,說不定他們願意幫我們平叛,這樣一來,隴右的危機可解,平叛也能多一份助力。”

王思禮一聽這話,就一口回絕了。

“我曾在此駐紮多年,與吐蕃接觸不少,他們絕非善類。前一個贊普尺帶珠丹曾多次來犯我,好不容易去年尺帶珠丹去世,赤松德贊繼位,由大臣攝政。那些臣子個個都懷狼子野心,怕不是已經開始覬覦隴右了,若是請他們一起平叛,那不就是引狼入室?”

“若是吐蕃真如你說的那般來犯,如今我們兵力本就分散,既要應對吐蕃,又要支援平叛,實在是捉襟見肘。”李琩說。

在座的每一個將士都記得十年內,哥舒翰和皇甫惟明與吐蕃交手多少次。

瑪祥仲巴傑與恩蘭·達紮路恭都非等閑之輩。如今,他們把握朝政,嚴禁佛法,正在吐蕃進行著大刀闊斧的改革。

楊玉環:“隴右乃大唐要地,絕不能落入吐蕃之手。”

王思禮問道:“可否向皇上請求支援,我們帶隴右的軍隊去平叛,再等劍南道的軍隊來隴右駐紮?”

程昌胤卻不屑地哼了一聲,“向朝廷請求支援?路途遙遠,等援軍到了,隴右早就被吐蕃踏平了!”

“我覺得,我們倒是可以引狼入室。”

楊玉環說完,一桌將領震驚地看向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