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目前已經發表的調查資料,在過去的30年裡,也就是從改革開放以後,華夏的糖尿病患病率急劇增長。1980年的時候只有不到1%的發病率,2001年到了5.5%,2008年漲到9.7%,到2013年的時候已經到了10.9%了。按照這個數值和趨勢算,假如估算現在華夏總人口1415億,有10%12%的發病率,那麼現在華夏糖尿病的患病人群已經超過了1億,甚至已經到了1.5億左右。

可見這是一個多磨可怕的數字。

有人說,糖年病是富貴病,吃的越好,越容易患糖尿病;有人說,糖尿病是不死的癌症,目前還沒有一種藥可以治好它。

這引起了葉城的注意。

普通藥,是藥廠都可以生產,但是特殊藥就不是誰想生產就能生產了,要不進口藥也不會那麼貴。但是即使再貴,為了生命,患者家屬也會砸鍋賣鐵給患者治療。這樣一來就產生了一批因病致貧的一批人。

國家進行醫療改革以後,這種狀況才慢慢得到改善。

葉城研發出來的新藥,分兩種價格,一個是手工煉製的,專門針對有錢人的藥,一個是針對普通人的藥,是生產線上生產出來的。

兩種藥,治療效果都很有效,但是治療時間長短不一樣。

張有德安排趙振群在天海大酒店住下以後,就帶著趙振群來到製藥廠,先是參觀了一下生產線,接著又檢視了實驗室。

實驗室裡,正在試驗的就是治療失眠抑鬱和焦慮症的藥。因為要上生產線,所以各種藥草的用量必須把握好。

實驗室的研究員還是很敬業的。他們對趙振群他們的到來,一點不感到新奇,該做什麼照做什麼,見面只是點頭打個招呼。

看過以後,趙振群滿意地點點頭。

“張神醫,你這個實驗室不錯,裝置很先進,實驗人員也很敬業,成果也很驚人。想不想透過國家驗收?”

趙振群看著張有德問道。

“實驗室還要驗收評級?”

“當然了。”趙振群說:“參不參加評定,是自願的,不過,能透過評定,好處是很多的,這一點相信張神醫應該知道。最起碼,你們試驗出來的資料,國家是承認的,不然的話,你們的實驗資料只能得到有資質的實驗室認可以後才可以印上標籤。”

“那我們就參加吧。趙神醫,你安排吧,我們會積極配合。”張有德表態了。

趙振群這個訊息,對製藥廠來說是個好訊息。

張有德家的老製藥廠也有一個實驗室,從沒有參加過實驗室驗收,當然了關鍵資料,還是要到有資質的實驗室去做,出錢做實驗是少不了的。

要是自家的實驗室有這個資質,那以後這筆錢就可以省了。

參觀完實驗室,回道張有德辦公室。張有德拿出趙振群帶來的茶葉,給三人泡上,這才開始聊天。

“趙神醫,這次來天海,你準備購買多少瓶藥丸?”葉城問,他要根據趙振群的需求,做好煉製藥丸的準備。

“五個人的用量。”

“每人需要六瓶,五個人就是三十瓶,每瓶十萬元,就是三百萬元。”葉城在心裡默默的核算著藥丸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