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人一看,這哪裡是貴賓卡呀,一張根本就沒見過的黑卡,這也能行?

侍者接過黑卡,看了一眼,大吃一驚,這個黑卡,老闆給他們講過,是總公司發出的至尊卡,只有最大老闆才有資格送出去。全世界也只送出去不到十張。沒想到在這裡就出現了一張。

侍者睜大了眼睛,認真看了一遍,恭敬地說道:“尊貴的先生,各位小姐,您這張卡,是我們總部發行的至尊貴賓卡,您在這裡無論消費多少,全部免單。”

“尊貴的先生,小姐,這邊請。”

在侍者的引導下,幾個人走進了米其林餐廳。

侍者將葉成等人安排進一個包間。

幾個人坐下以後,侍者拿過選單交給葉城,恭敬地說道:“先生,請您點餐。”

葉城接過餐單,看了一下,然後交給林詩雅,“林總,你們看一下,喜歡吃什麼,隨便點,反正侍者說了,消費多少都免單。”

林詩雅拿過餐單一看,全都是不認識的外文,不過菜品的照片拍得到很清晰,看著那精緻的菜餚,就給人以舒服的感覺。

“葉助理,還是你來點吧。”

林詩雅看了半天也沒有看出門到,只好將餐單遞給了葉城。

葉城看都沒看,就直接點了起來,鵝肝醬、牡蠣杯、焗蝸牛、馬令古雞、洋蔥湯、沙朗牛排和馬賽魚羹,

“就這些,按四人份上。”

“好的先生。”

侍者一邊記錄葉城點的餐,一邊問道:“先生,您喝點什麼?”

“紅酒吧。八二年拉菲。”

侍者離開後,葉城就開始給林詩雅介紹起米其林餐廳。

1900年的萬國博覽會期間,當時米其林公司的創辦人米其林兄弟看好汽車旅行的發展前景,他們將餐廳、地圖、加油站、旅館、汽車維修廠等等有助於汽車旅行的資訊聚集在一起,出版了隨身手冊大小的《米其林指南》一書。隨後被收錄在《米其林紅色指南》裡的餐館,就可以被稱作米其林餐廳。

1926年,《米其林指南》一書開始用星號來標記餐廳的優良,“米其林星級餐廳”就是從那正式開始的。1931年,交叉的湯匙和叉子標誌被設計出來表示餐廳的等級。

截至目前,華夏一共有18家中外餐廳成功摘得一星,4家中餐廳及3家西餐廳被授予二星餐廳榮譽。米其林三星中餐廳只有一家,在魔都。

收錄在《米其林指南》上的餐館,至少先要獲得到一副刀叉的標記,這種標記是指南對餐館的基礎品評標準,從最高的5副到1副不等,主要表明餐館的舒適度。

米其林星級是有一批經過篩選的“美食密探”進行評判的,他們被稱作“監察員”。監察員每去一家餐廳或酒店進行評判,都需要隱瞞身份悄悄潛入住宿和品評。他們需要參考的評分專案包括餐廳的食物(60%)、用餐環境(20%)、服務(10%)和酒的搭配(10%)。

今天我們來的這家餐廳,是一個二星級的米其林餐廳,這裡的廚師有一流的廚藝,提供極佳的食物和美酒搭配,我們就等著享用吧。

這裡顯示著有3個叉匙,說明這的環境十分舒適。

“葉助理,你怎麼知道的這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