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啟聖早年在順治年間,便是歸位福建巡撫。

但因為他私開海禁而被罷官,然而這也恰恰說明了,姚啟聖對於海上事務的認知高人一籌。

因此,明瞭康熙所想的周培公,臨死前舉薦了這位,心中有韜略且處事圓滑的姚啟聖。

姚啟聖也不負周培公所望,他剿撫並用的“平臺方略”,正中康熙下懷,

他對於福建沿海民情,以及明鄭集團的瞭解,便是為以後收回寶島起到關鍵作用。

姚啟聖是康熙時期的著名奇才,他才華橫溢,又不貪慕權財。

他自從為官以來一直都忠心耿耿,為了當時朝廷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他的一生清正賢明,又不曾趨炎附勢,展現了他作為一個讀書人的氣節,是一個真正受三軍將士所愛戴的好官。

因此,他由一名永不錄用的九品司廄,一舉被擢升為掌管三省一島的封疆大吏,可謂位級人臣。

同時,姚啟聖又是一位,從二品大員跌落九品,卻不動聲色的奇葩,

他的孤僻,使得他不僅僅是同僚避之不及,就連康熙也頗為不喜。

他掌管三省時,曾經接到過康熙大帝聖旨的怒斥,在聖旨中將他罵了一個狗血淋頭,史稱千古一罵。

總言而之,這傢伙的確有本事,屬於一位才智兼備的能人。

就這麼一個性格鮮明且有本事的人,卻只幹了一個小小的九品司廄,而且還一副樂此其中,樂而不疲的姿態。

論長相,別人一旦修行神道,都將自己的面貌微調,或是儒雅或是威武。

而這位姚啟聖,依然是小鼻子小眼兒,還留著兩撇小鬍子,整個一副市井小人的姿態,保留了他生前的面貌。

此時,他正說起馬場內的各種好馬,說的是唾沫星子亂飛……似乎他這輩子能養好馬,就是他最大的心願。

“此人有點兒意思!”

莫問對這位姚啟聖更加感興趣了,他突然打斷對方的演講,面無表情地問道,

“姚啟聖,本官任命你為八品下大山神,讓你輔佐本官,不知你意下如何?”

這若是換了別人,還不樂開了花?

可姚啟聖不同,他並沒有立即跪拜謝恩,而是震驚地看著莫問。

他同樣被突如其來的任命震驚,他那顆華才不遇的心,猛然跳動了起來……

“大人,大人是因為下官養馬養的好……還是?”

姚啟聖表情複雜地看著莫問,似乎想從莫問的表情中知道是真是假。

莫問不置可否,手一晃,便取出一隻八品下大山神的官印,淡淡地說道,

“你若是答應,這枚官印就是你的了。”

姚啟聖官居九品司廄,說權利基本沒啥權利,最關鍵是這個職務無法獲得香火。

大山神的職權和神道好處,他自然知道的一清二楚,說他不動心,那絕對是違心之言。

“大人,職下官位低微且無建樹,不知大人為何要提拔職下?另外,另外……”

姚啟聖支支吾吾,似乎有難言之隱。

莫問心中已有定計,慢悠悠地說道,

“眼下只有你我二人,你有什麼話不妨直說!”

姚啟聖把心一橫,噗通,雙膝跪地拜道,

“大人,下官曾任天庭六品三嶽城隍。

只因……只因下官辦事操切,得罪了天庭的上官。

因此被罰再次擔任一名司廄……天庭曾經降下旨意,永不啟用……”

天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