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辯解(第1/2頁)
章節報錯
書接上集。杜如晦繼續講故事。
有這樣一則小故事。
有兩個要好的朋友在沙漠中行走,途中因為一點小事,二人之間發生了爭執,其中一個人打了另一個人一巴掌。
被打的那個人很傷心,於是便在沙子上寫道: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巴掌。
二人繼續前行,走著走著遇到了一片沼澤地。
被打的那個人,一不小心踩到了泥沼。他的朋友發現後,不惜一切,拼了命地去救他,終於把他拉了出來。
被救的人心生感恩,於是就在一塊石頭上面寫道:今天,我的朋友救了我一命。
他的朋友見了,好奇地問:“為什麼我打了你一巴掌,你把這件事寫在沙子上,我救了你一命你卻把它刻在石頭上呢?"
被救的那個人笑了笑回答說:“打別人的不是寫在沙子上,風很容易把它吹散;把別人的恩德刻在石頭上,無論風吹雨打都不容易磨滅。我告訴自己要有一顆寬容感恩的心,這樣愉快和幸福就會時常和我相伴。”
這個小故事啟發大家:需要用加法付出,用減法抱怨,用乘法感恩。感恩是一種美德,感恩也是一種智慧。它可以讓心與心相互溫暖,讓生活充滿陽光,它是全人類共同的心聲和語言。
感恩是永恆的話題,讓“知足並感恩”地談下去,並且努力地踐行,相信“是為最吉祥”。
可謂:
日日感恩歡喜生,
時時處處善用心。
滴水之恩湧泉報,
知恩報恩福慧增。
經常聽見這樣的感嘆:要是當初不這麼選擇,而是去走另外一條路,也許會不一樣。
不管是事業有成的,還是看起來生活安逸的,好像大家都不太滿意自己的狀態。
如果每個人在出發時都能清楚知道現在走的這條路不適合自己,相信很多人會放棄這條路,去嘗試另外那條未知的路。
但當在另外一條路上開始過上了另一種生活,又發現那不是自己喜歡或是想要的,甚至覺得比以前更加糟糕,不知道會不會更加後悔?
很多人都不容易滿足。
自己擁有的,總是覺得還不夠好;自己得到的,總是覺得還不夠多。
自己沒有的,看見別人擁有了,很嫉妒;自己沒得到的,看見別人得到了,很在乎。
曾經看過這樣一句話:人們總是從自己選擇的人生,看向自己沒有選擇的另一種人生,感到羨慕,感到後悔。
人性的不滿足,讓很多人無法真正享受他們所選擇的幸福。
還年輕的時候,有個老哥告訴我:你能戰勝一切,包括自己,但一定會敗給時間。
很不以為然,覺得人會敗給自己,時間只是幸災樂禍的看戲罷了。
一直希望能戰勝時間,於是很努力的生活,看起來也比實際年齡小很多,貌似已經戰勝了時間。
但覺得很難戰勝自己,雖然認為性格總是能改變的,但骨子裡的很多東西,遇到大些的事情,還是左右了自己走的路。
覺得優秀是一種習慣,習慣其實來自於不停的重複。
比如冥想,打坐,運動。
不是那種運動上癮的人,每次運動前,都很糾結。
腦子裡的兩個小人會吵架,運動有時候很痛苦,雖然運動完很舒服。
於是,知道,人雖然是趨利避害的,喜歡享受的,但還是明白有些愉快愉悅,是先有痛苦才有愉快的。
於是,不是很害怕久不聯絡的朋友,再聯絡的時候疏遠。
每個人都有自己需要忙活的,忙活著就好。
不管是需要他們了,還是他們需要我了,都顯得很理所應當和如舊。
對待時間的態度就是對待人生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