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剛剛病好了,同時北方的草原民族首領頡利,統帥騎兵秘密南下。

李世民並沒有想到,北方首領頡利來騷擾大唐,更是沒有想到北平羅藝起兵造反。

所以,首領頡利就是派使臣達爾力來試探李世民的虛實的。

北平羅藝起兵造反,給了李世民一個下馬威。

“給李世民回個信,只要他答應封大元帥,具有燕遼各個州的兵權,世襲罔替,我就撤兵涇州,和他與世無爭。”

“否則,李世民的兩個兒子,可要小心了。”

“大帥,這李世民會答應嗎?”

“大帥,您的兒子還在李世民的手裡呢?”

“哈哈,那總得給他留下一個討價還價的餘地吧!”

驕傲的李世民怎麼肯能同意呢?

於是,命令李靖率十萬兵馬,去平反羅藝的叛亂。

頡利意識到這個是一個機會,別看漢人平時爭權奪利,可要是遇到外敵入侵,就會統一戰線。

而自己速取中原的計劃,就會變得遙遙無期。

思來想去,頡利心理有了一個主意。

“咱們換一條路走,避開李靖和羅藝。”頡利說道。

“大汗想走那條路?”

“隴山小道。”

“隴山小道。怎麼行呢?”

正所謂出奇制勝,只有足夠出奇,才能取得勝利。

到時候糧食和草輜重一扔,二十萬輕騎巧取長安城,這大唐的天下不就來了嗎?

高風險才會有高回報。

可是並沒有人願意陪頡利冒著險,紛紛攘攘著要回家。

這是頡利的堂叔,哥倫攔住了他們。

聲稱自己帶回了一個好訊息。

“也不能怪咱們的馬快,一個時辰就從山口衝到了華亭。”

“老臣,手一癢,半個時辰就把華亭拿下了。”

“羅藝,那下可愛的二十萬擔糧草,全部都落到了我軍手裡。”

“夠可汗用上一陣子的了,痛快,痛快啊!”

可憐的哥倫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侄子,要拿他來立威。

“頡利,你要幹什麼,你殺我,憑什麼?”

“我讓你率部折回,你抗旨意不尊,是為一。”

“為報我同意私自攻打華亭,暴露我軍的行蹤,是為二。”

頡利不由分說,命令士兵將哥倫處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