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劉備更是對天下表示,一日不解救天子,一日都只是暫攝皇位,劉備治下的哪個民眾不誇獎一句果然是義薄雲天的劉皇叔 ……啊不,攝政皇。

所以雖然聽起來很搞笑,可是現在依舊是建安年間。

在這個冬天,因為集中在一起的聯軍有著足夠的糧食,所以幽州諸郡的百姓也算是過了一個好年,畢竟聯軍有足夠的糧食,那麼就不會搜刮他們的口糧。

而在春暖花開,大地解凍的時候,幽州聯軍的第三個好訊息,算是落實了。

之前雲集在涿郡的兵馬,已經膨脹到十萬人出頭,從草原上彙集來的那些異族,已經有了七八萬人的樣子,遠比幽州聯軍的三萬人要多,這樣一來,幽州聯軍難免有些壓制不住這些異族,不讓他們去禍亂鄉里,還好閻柔在異族心中有著極高的威望,全靠他恩威並施,這些異族才沒有能夠對涿郡當地造成什麼傷害。

可是光靠閻柔的威望壓著,肯定是不夠的,之前冬天,這些異族要安分一些,然而春暖花開的時候,誰知道這些人會不會變得更騷動?

還好,在春天到來之前,公孫康親率遼東六萬大軍,前來支援!

這六萬大軍裡,就有足足四萬是遼東本地的大軍,剩下兩萬則是公孫康威壓三韓、高句麗和扶余、挹婁這些外族徵集來的兵馬。

和幽州這些大族不一樣的是,公孫康的遼東勢力,對他們附近的那些外族,壓制力可是很強的,帶來的這些人,基本上都處於公孫康的控制之下。

這樣一來,幽州聯軍的本土兵力,就膨脹到了九萬人,和七八萬的鮮卑騎兵比起來,重新佔據了上風。

他們一來,本來有些蠢蠢欲動的鮮卑騎兵們,馬上就老實了起來。

先是公孫瓚,然後是袁紹,現在是公孫康,大漢幽州的這些主人們,這個時候對外族的優勢,還是非常明顯的。

“公孫太守信守承諾,說來支援就來支援,袁熙感激不盡!我看幽州聯軍這個盟主,得讓公孫太守來當才是!”

在對公孫康的接風宴上,袁熙春風滿面地說。

“袁刺史過獎了。公孫康恭為袁刺史下屬,理應聽從袁刺史的調配!什麼盟主不盟主的,那是折煞公孫康了!我乃邊的野人,也不會說什麼話,只不過袁刺史的令尊,也就是當年咱們幽州的主人,袁大將軍,在討董的時候,就是十八路諸侯的盟主,袁刺史將門虎子,不讓乃父,當這個盟主,才是最合適不過!”

公孫康並不像他自己說的那樣粗野,反而看起來文質彬彬的樣子,說起話來倒是很大氣,當下就率先對袁熙行禮,算是承認了袁熙的盟主之位。

公孫康做得這麼大氣,讓幽州聯軍的其他頭領們,算是鬆了一口氣--要知道素來聯軍最難齊心,尤其是在爭奪領導權上,袁熙名義上不過是他們這三萬人的領袖,公孫康可是實打實的帶了六萬大軍來的,兵強馬壯者,說話的聲音往往就大一些,在這樣的情況下,要說公孫康爭一爭這盟主之位,也是再正常不過了。

而現在公孫康展現出來的這種大氣,毫無疑問地讓幽州聯軍,避免了一場內耗。

誰都知道,面對王易這種人的壓迫的時候,如果自身還有內耗的話,那麼就一點機會都不會有了。

還好,還好。

袁熙也表現得非常得體。

在公孫康對他行禮之後,他立即把公孫康扶了起來,拉著他的手,把他送到

了自己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