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戰爭的陰雲(第1/2頁)
章節報錯
建安九年的這個冬天,對於北方計程車民來說,過得並不安穩。
戰爭的陰雲籠罩在冀州、幽州、幷州、兗州、豫州和司隸的上空,不管是曹操治下,還是袁紹治下,都開始深刻地感受到這一點。
兵馬頻繁地調動,糧草頻繁地調動,這些都是普通老百姓,眼睛能夠看得到的變化。
要知道北方這幾年,其實也算是比較安生。
最近五年,隨著袁紹平定公孫瓚,曹操平定張繡,不像以前,年年有仗打,老百姓算是休養生息了幾天。
也就是去年集中攻打劉備,才折騰了一陣子,不過戰場都是在和劉備交界的地方,那些地方本來民眾就少,老百姓也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這次就不一樣了。
擺明了袁紹要打曹操,不然他把那麼多兵調到冀州前線是為了什麼?從冀州可是沒法打劉備的。
不攻打劉備,就只有打曹操了。
這和打劉備不一樣。
一直以來,其實曹操和袁紹之間的關係也是挺複雜的。
最開始的時候,雙方是盟友,甚至可以說,曹操是依託在袁紹的庇護下,才能夠穩住在兗州的統治的--曹操當時連個官職都沒有,討伐董卓的時候,曹操的身份是義軍,也就和之前討伐黃巾的劉備差不多,義勇軍身份罷了,還是袁紹這個盟主讓他代理奮武將軍,這才有了一定的名義。
討伐董卓之後,曹操就繼續是個白身的身份--和袁紹他們不一樣,當時袁紹等人是有朝廷給的官職的,畢竟董卓雖然把持了朝政,也不太想得罪袁家,而曹操則是逃離了董卓的身邊去的關東,董卓當然不想給這個叛徒什麼官職了。
討董失敗之後,關東大亂,諸侯混戰,東郡太守喬瑁被兗州牧劉岱所殺,東郡太守的位置空下來了,又是袁紹表曹操為東郡太守,這樣曹操才能夠名正言順地進駐兗州。
當然,袁紹當時對曹操這麼好,除了兩人是發小之外,也是因為曹操一直是跟著袁紹混飯吃的--討董聯軍,曹操是首倡者,卻將盟主的位置讓給了袁紹,袁紹這才能夠名正言順地號令各路諸侯,這對袁紹接下來的發展也是極有幫助的。
而當時袁紹要想辦法拿下冀州,還要面對公孫瓚的挑戰,沒有能力對身後的兗州出兵,與其讓兗州被其他人拿到,不如讓自己這個曾經的小弟佔據,還值得信任一些。
就這樣,曹操才有了進入兗州的機會,而他的運氣也不錯,很快的,名正言順的兗州牧劉岱在抵禦青州黃巾的進攻的時候被殺死,曹操被兗州士族擁戴為兗州牧,這讓曹操開始了屬於他的一飛沖天。
而在接下來很長的時間裡,曹操面對的敵人有陶謙、袁術、呂布,袁紹面對的敵人有公孫瓚、韓馥等人,整個關東其實就是兩大勢力對抗--曹操袁紹劉表聯手,對抗袁術陶謙公孫瓚的聯軍,其中劉表是被動的,因為袁術老打他荊州的主意,曹操和袁紹的聯盟則是主動的。
所以一直以來,曹操和袁紹的關係不錯,哪怕有荀彧離開袁紹投奔曹操,以及曹操搶先奉迎天子等因素在,因為有了其他的敵人,雙方的關係,相對總是良好一些。
而現在,當週邊的勢力都已經消滅,劉備又暫時打不動的情況下,這兩者之間,終於要開戰了。
這讓兗州的百姓們有些害怕,冀州的百姓倒還好 ……
一直以來,袁紹都是有優勢的,而且這次也是袁紹主動去打曹操,所以戰火,會在兗州燃起,冀州的那些大族啊,大商人啊什麼的,倒不是很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