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清君側(第1/3頁)
章節報錯
三大諸侯,地盤犬牙交錯,相互之間因為通商的原因,要打探訊息,其實挺容易的。
就算劉備治下戶籍管理極其嚴格,可是想要完全切斷訊息傳遞,也是不可能做到的,畢竟你還要做生意,來往的商隊,那基本都是探子。
所以劉備能探查到的訊息,曹操當然也能夠探查到。
就好像劉備地盤上的一些大的訊息,曹操和袁紹也能探查到一樣。
有商隊來往,就能打聽到訊息,而你一旦封鎖訊息,也能夠透過你封鎖的舉動,推斷出來你接下來會幹什麼。
天下的聰明人總是有的,而且臺無疑問的是,這三大諸侯的地盤上,都不缺乏聰明人。
袁紹也沒指望這麼大規模的調動會瞞過曹操,他們兩人地盤堪稱犬牙交錯,商隊來往也是最頻繁的,這麼大的動靜如果曹操不知道,那隻能說明他突然瞎了或者是聾了 ……
從幽州調兵二十萬,其中至少有十萬漠北精騎,這都是鮮于輔和田豫牽招閻柔等人在幽州恩威並用,從烏桓鮮卑這些異族那裡弄來的精銳騎兵,鮮于輔深的幽州人心,閻柔善謀,田豫治軍嚴謹,牽招帶兵來去如風,這幾個人聯手,把已經分裂的兩部鮮卑以及烏桓匈奴打得苦不堪言,然後閻柔以利誘,現在草原上異族們為了爭奪食物自相殘殺,投入袁紹麾下則可以豐衣足食,所以大量強壯的武士投入了袁紹的麾下,北方的威脅基本上已經不存在了。
這次動員二十萬大軍南下,這樣的勢頭,是誰都瞞不過的。
這二十萬人裡,牽招率領五萬人去幷州,鮮于輔和田豫各率五萬人進駐黃河北岸,牽制住曹操在兗州的兵力,這些人裡,一部分是他們的舊部,一部分是袁紹從河北給他們調配計程車卒,混合用兵是袁紹習慣做的事情,他這人外寬內忌,不會真正地讓其他人獲得兵權的。
所以在他麾下,一直有人才,卻不能人盡其用,這也是劉備現在不太看得起他的原因。
漠北那十萬騎兵,袁紹則是全部調到了自己的麾下,不管是正面衝陣,還是分散了去騷擾曹操的糧道,這就是他們的任務,對他們的命,袁紹也不是太在乎,反正都是用糧草引誘來的北方異族,草原上多地是,用糧食就可以源源不斷的引誘進來。
幽州二十萬,幷州五萬,青州五萬,冀州出動三十五萬,總共六十五萬大軍。
這還不是袁紹地盤上的全部實力,因為幽州還要留一部分人馬震懾草原上的異族,閻柔就留在那裡協助袁熙,這個人極似曹操麾下的賈詡,善於用陰謀,挑動草原上的異族自相殘殺,從而爭先恐後地投效袁紹。
而遼東那裡,倒也不會讓袁紹忌憚--因為公孫度已經死了--在前年,公孫度就已經病死,其子公孫康繼承了公孫度的位置,此人也是有乃父之風,不過畢竟還沒坐穩這個位置,對袁紹地盤的威脅當然也不會再有。
青州好說,本身就是袁譚鎮守的地盤,他守在那裡就是了,幷州卻也要留一部分人防範河套地區的南匈奴,畢竟天下穩定的時候,那裡的匈奴很聽話,天下亂了之後,他們也開始蠢蠢欲動了。
所以高幹和牽招出上黨,也不是十萬人全部都出去,高幹還留在上黨,準備隨時接應,反正他們要做的只是牽制住關中的夏侯淵罷了。
這樣一來,冀州也是要人鎮守的,所以袁紹是派審配和自己的幼子袁尚鎮守在鄴城,鄴城在,冀州就是穩如泰山。
幷州青州加上黃河沿線,袁紹動用了三十五萬大軍,而他則是率領三十萬大軍,準備進逼官渡。
出動的都是精兵。
十萬漠北精騎,五萬張郃高覽率領的清河精兵,五萬他的貼身親兵大戟士,再加上五萬張燕率領的黑山精銳,以及五萬幽州本土計程車卒。
隨軍大將為沮授,其他諸如韓榮呂威璜蔣義渠郭援冃圭元進蘇由韓莒子王門等有名有姓的將領不下數百位,以田豐為軍師,郭圖為參軍,謀臣猛將如雨。
蟄伏了好幾年的袁紹,一動起來,就立即展現出了極其強悍的實力。
雖然先後在青州沒了顏良文丑鞠義這三名大將,可是袁紹的實力,依舊是強悍的。
出動六十五萬大軍,他的地盤上還有不少的人馬鎮壓地面,不至於顯得很空虛,袁紹的潛勢力,確實無比強悍。
這些訊息,並不難打探,畢竟士卒的調動,是瞞不過的,除了劉備麾下計程車卒調動可以隱蔽一點之外,其他不管是哪路諸侯,一旦大規模調動士卒,就一定會有巨大的影響。
所以分散就是--以那麼的生產力,要是袁紹將自己麾下大軍全部集中起來的話,那得提前準備好久,才能夠讓糧食夠他們吃的--士兵要集中,糧食就要集中,大軍前進的時候,營中至少要有三日之糧,大家才不會慌。
平時不打仗的時候,沒說幾十萬人都集中在一起的--要供他們吃飯,沒有什麼地方能夠有這麼多的產出,就只能從別的地方運過來,而運輸的途中就會造成極大的損失和浪費,諸侯就算再財大氣粗,也經不起這樣的損失和浪費。
所以只能分散就食,這裡放一部分,那裡放一部分,這樣他們的糧草當地就能夠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