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九年六月。

隨著持續了足足三個月的聯軍進攻劉備地盤大戰的落幕,漢室宗親在江夏的會盟,也得到了全天下的關注。

亂世以來,漢室宗親第一次真正的團結起來了。

之前他們從來沒有團結過,就好比北方打得一團亂麻的時候,其實南方已經基本穩定--除了江東劉繇和孫策打得一團亂麻之外,益州的劉璋,荊州的劉表,都已經穩定了自己在地盤上的統治,都是帶甲數十萬,地方富饒。

如果這些人真的是少私利而重大局的話,只要聯手起來,就能夠全據南方,尋找機會,逐步的蠶食北方的地盤,恢復漢室希望也不是沒有,畢竟當時天下人心還是向漢的。

可惜的是,從來沒有靠會盟就能選出老大來的,只有打,才能打出一個老大出來。

現在劉備才算是打出了老大的地位。

江夏。

長江邊臨時築起的高臺上,四面旗幟飄揚,在江風之中,獵獵作響。

高臺之下,數萬旗幟鮮明的大軍靜靜地站在臺下,雖然沒有一個人做聲的,卻自有一股肅殺之氣。

那是王易帶來大軍中挑選出來的兩萬精銳,加上劉備從廬江帶來的兩萬正規軍。

高臺有三層,倉促間能搭成這個樣子,也是劉備治下現在建築水平高,鋼筋混凝土加上磚石結構,可以輕鬆的搭建出幾層的高臺出來。

而這個時候,參與會盟的漢室宗親們,就在這上面。

參加的人不少,畢竟劉備也不打算只和劉表兩個人喝杯酒就算完了,這事兒的政治意義也是很大的,當然不能就那麼大貓小貓兩三隻。

還好,劉備治下別的缺,漢室宗親,倒是真不缺。

黃巾董卓之亂的時候,天下的漢室宗親確實是很吃虧的,因為一般來說他們都稍微富一點,所以黃巾之亂中,他們也都是亂軍的目標,也正是因為這樣,和很多士族一樣,他們都跑到了沒有黃巾肆虐的南方來避難,荊州有不少,揚州的也就。

所以現在高臺上下,呼啦啦的漢室宗親,也有數百人,看起來氣勢還是很充足的。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在高臺中央的那三個人。

騾騎將軍、司徒、持節節制徐荊揚三州、領揚州牧、合肥侯劉備。

鎮南將軍、荊州牧、成武侯劉表。

振威將軍、益州牧劉璋之子劉循。

代表著長江以南,三個大洲的主人。

王易站在父親的身後,卻在不斷地打量這兩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