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沒問題,拿我的兵符前去,從淮南和廬江各自抽調一萬五的精銳去就行,還有陸伯言呂子明加上少年兵,跟著你一起去。”劉備點了點頭,然後笑道。

建安八年夏。

中原的局勢顯得越發的緊張,經過幾年的休養生息之後,袁紹的力量已經膨脹到了一個極限,甚至可以說再不打仗,他的內部,只怕都要出問題了。

所以在冀州,靠近兗州的地方,各種兵馬調動頻繁,大戰的陰影,已經籠罩在了很多人的頭上。

曹操當然察覺到了這一點,對於袁紹會先對自己動手,他也是有所準備,他甚至都準備了,隨時承受袁紹和劉備的兩邊夾擊。

因為把他自己放在袁紹和劉備任何一個人的位置上,他都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誰讓三者之間,曹操最弱?而且位置還偏偏夾在袁紹和劉備的中間?

袁紹和劉備要開戰,只能透過青州。

而袁紹和曹操呢?袁紹透過冀州進攻,就直接能打到兗州,從幷州出兵,就能夠威脅曹操的關中。

劉備打起來就更方便了,不管是青州還是徐州,他都可以從側面進攻曹操的兗州和豫州,就別說還能從淮南往兗州和豫州打了。

雖然曹操不知道袁紹是不是也能做出這樣清醒的判斷,可是隨便一想就知道,劉備怎麼都會讓袁紹先打曹操的。

正是因為這樣,曹操才未雨綢繆地做了準備,將兗州和豫州還有南陽大部分的民眾都逐步轉移到了關中,畢竟如果只是袁紹或者劉備中任何一個對手的話,曹操肯定不會先留這樣的後路--因為留後路,就表示你已經先認輸了!

歷史上面對強大的袁紹,曹操沒有留下任何的後路,所以他背水一戰,贏下了官渡之戰。

然而現在情況卻太不一樣了。

天下兩個最強大的諸侯基本可以肯定會聯手來打他。

這還怎麼搞?

那當然就得未雨綢繆了!

就在曹操緊鑼密鼓做準備的時候,一個訊息傳來了。

交州牧張津,被部將區景所殺。

而區景則在殺了張津之後,逃入密林之中,從此不知所蹤。

據說這一切發生得很突然,張津在自己的府邸召見了區景,讓他帶一支兵馬去討伐劉表,區景倒沒什麼意見,雖然他看不起張津,可是畢竟是張津麾下的將領,然而在踐行的時候,張津非要拉著他一起打坐練氣,然後表示這樣就可以旗開得勝,不像以前那樣總是輸掉。本來區景就看不上張津那一套,當下就怒斥了兩句,張津心情也不爽,兩人就吵了起來,吵著吵著,區景本來就是邊的野人出身,脾氣火爆,當下就掏出刀子,給張津來了個白刀子進,紅刀子出。

於是乎,曾經當過大將軍何進的門客,與袁紹曹操這兩位當世豪雄交好,官位至兩千石的大名士張津,就以這種喜劇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落下了屬於他的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