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準備收網(第1/2頁)
章節報錯
江東之地,確實豪傑輩出。
而孫策現在麾下,確實已經算是江東前期,最精華的一批人,都在他麾下了。
有大族出身的朱治,有江北搬遷過來的大族張昭、張紘,有地方豪強出身的潘璋,有年少英傑的賀齊,有水賊出身的周泰蔣欽,有平民出身的凌操、陳武
可謂是什麼出身都有,然而他們在孫策麾下得到重任,都是因為他們展現出了自己的才華,才得到了孫策的信任。
這種經過檢驗的人才,當然是真正的人才。
王易當然不希望這些人才在戰火中隕落,同樣不希望江東四處都是殺戮和戰爭,要是把呂蒙陸遜丁奉淩統全琮這些未來名將一不小心給弄死了怎麼辦?
這些都是人才啊,只要王易能夠佔據江東,就會逐漸脫穎而出,成為劉備集團重要力量的人才啊。
別的不說,東吳最有名的六任大都督,除了程普周瑜在孫策麾下,魯肅已經是王易的手下之外,其他的三個--呂蒙陸遜丁奉,現在都還是小孩子呢。
所以王易才想方設法和孫策打了一個賭,同時布了那麼大的一個局,就是想讓江東相對完整地落到自己手裡。
揚州現在總人口接近七百萬,其中有三百萬是在淮南丹陽廬江鄱陽等地,江東之地,人口真要算起來,有足足四百萬,甚至,因為有很多所謂逃到山裡的山越,不過是那些大族隱瞞的人口罷了。
山越之所以在後期連綿不絕,一直沒法清繳乾淨,是因為和當地土人結合,外面的家族可能又斷了聯絡,這麼慢慢發展起來的,現在就算山裡有些山越,人口也絕對不會特別得多,而且真山越,反而好對付,無非就是諸葛亮那一套,胡漢雜居,一視同仁,教其耕作識字,讓其漢化,慢慢地也就一樣了。
反而是那些因為家族安排而上山的假山越,不好對付。
就算山下的家族被連根拔起,那些首領也往往不會就此屈服,而會自己掌握權力之後,更加堅定的作戰。
歷史上吳國征討山越,效果非常好,前後從山越擄掠了不下百萬人,強壯者
不下二十萬,盡數充實到軍中,羸弱者分散為民,可是想想抓都抓了上百萬,在這個過程中,死掉的人會有多少?
而且山越也不是受氣包,不會只守在山裡等著吳國來打,他們有機會的時候也會出山騷擾善良百姓,屠殺百姓,毀壞田地長期的仇恨積累下來,就再也難 以消除。
按照道理來說,吳國佔據的地盤已經是相當廣大的了,就算適宜居住的地方不是很多,然而相對吳國的人口來說,已經足夠了,以中國人的特點,只要生活安定一點,人口必定會大量繁衍,可是吳國立國數十年,人口都沒有明顯的增長,和山越的騷擾有著很大的關係,內部一直不算穩,那麼人口就增長不起來。
正是因為了解到這一點,所以王易才希望儘量地保留江東的元氣,然後逐步的收編山越,有了占城稻,江東很多地方就可以出產,那些蠻荒之地也可以一點一點地開釆,不過那就是要等到人口bao炸之後了。
同時引水肥田,疏通水道,逐步改造良田,讓江南變成真正的魚米之鄉,繁衍大量人口,才有推平天下的機會。
歸根結底,有人有土,才有財。
治下人口多,土地多,搭配在一起,糧食才足夠,兵源才充足,沒有這些,所有的都是白搭。
現在王易的計策,終於到了實施的時候,和張飛陳登約好的時間,已經很接近了!
王易和徐晃在地面上,密切關注著孫策陸軍的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