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交談,長盛才知道僰人遺族可不止白水一支。

在雲嶺深處,還有三支僰人存在,黑巫算一族,有傍身之長,在大山裡不斷遷徙,並無固定居所,明面上,這些年早已與其他兩支不再往來。

另外兩支,一支稱作白族,可能是常年居住地域的關係,這一支僰人族無論男女,面板白膩。一支稱為坡族,不會修行,純粹的山民農人,在大山深處開墾梯田,這些年人口繁衍反而是最旺盛的。

這些人都是古人族分支,至於古人族為何會在凡界有後裔,這就不是長盛能明白的事了。

這風林火山幾部功法,吳家看了兩百年,除了琢磨出一點簡單的驅使蛇蟲之法,其他別無建樹,白水的僰人族傳承至今,也無人能夠御靈。

這是差了什麼呢?

如果木瞳當初沒感應錯,勾星武是在和蠻牛打架之後,才可以修煉,勉勉強強可以吸納少許靈氣,卻無法釋放出來。

那若是天明需要修煉,又會要什麼樣的條件?

這幾本書別有一番神異,和仙界普而廣之的修行之道並不相同。

元神肉身相合歷劫成仙之道,無敵肉身成聖之道,其中前者是仙界修行的絕對主流,修肉身之道修士,多為得天獨厚的妖族,人族修行者極少。

元神之道,肉身和元神都重視,只是主修元神,修為提上來,再把肉身強度提升,契合元神合一,之後渡劫成仙。

肉身成聖之道,是主修肉身,肉身強悍無比之後,提升元神,讓元神契合肉身合一,渡劫成仙。

正常來講,這兩道修行者都不會讓肉身和元神相差太多。

兩者看似皆要相合,可次序差異帶來的修行差異,真真是天地之別。

可最終結果,皆是通往長生,可以說殊途同歸。

其他修咒術、預言術、卜術、巫術、御靈術的修士也有,有人可以同時修煉幾個體系,但小道難以成仙,所需時間不少,成仙之後威力不詳,有的能飛仙殺金仙,有的會成仙后就走到大道盡頭;且要面對的天劫更是詭異無比,渡劫之人往往無法儘量準備,往往觸之就化為飛灰,更是一個大門檻,小道成仙極難。

然而只是成仙,還遠遠不夠長生一說。

想要看高處的風景,是因為看過了低處的風景。

這風林火山兼具眾多小道,還有凡界主流的武道,可偏偏沒有元神之道和肉身之道,這是不是某種巧合?

再或者,有沒有人,能把肉身和神魂從一開始就修煉得二者互相契合?

我這是異想天開了,只要是血肉生靈,天生就不可能二者平衡相契合,總有偏重。

唉,不想了,木瞳說這些實在令人想不通。

“敢問道友,尋那僰人族,所謂何事?”

“不瞞道友,我對那僰人族修行功法很感興趣,想要一觀。”

“原來如此!道友,我吳家在外還藏匿了一些黑蠱,想來那些黑巫遲早會尋到,事不宜遲,不如我們先行一步,佈置下來,守株待兔如何?”

“如此,那就再好不過了。”

這黑蠱是黑巫最近幾十年培養出來的蠱蟲,在溼熱險惡的雲嶺深處,黑巫可以用它們驅趕猛獸、打殺仇敵部落,這些年白族繁衍強盛,和黑巫暗中保護不無關係,這黑蠱是他們的守護神,也被視作聖物。

莫非那些黑巫是在責怪赤真道長他們打殺了黑蠱?

“道友,你縱橫雲嶺多年,可也有蛇蟲之道傍身?此次見黑巫,其實我不願意大動干戈,能好好言說,那是最好。”

“有還是有一些的,道友安心就是,其實我吳家與那黑巫,亦敵亦友,見著面,倒也不一定就會打生打死。”

箇中隱情,長盛就不問了,想來不過是些山裡部族的恩恩怨怨。

“公子,我還想再看看這雲海,你和道友都有所得,我不甘心。”

紅魚對著外面的雲海憤憤,很是不甘心。

長盛摸了摸她的頭,這丫頭心思挺好的。

“好,那你就看看,最多三五日,我們就回趕了。”

一旁的吳用倒也不疑有他,撫卹笑道:“道友安心修煉便是,一應飯菜物事,家裡人會按時送來,我和長盛道友此去,想來不會有太多耽擱。”

終究是小孩家,好勝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