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九章 要多長一百個心眼(第1/5頁)
章節報錯
天道固然存在,並非虛假,只要是修行者,模模糊糊都能感受到自身修行道路。但要說事事皆是天道使然,他自然是不信。自小記事,所見所聞,整個雲嶺郡,皆是佛道同立,這和天武其他郡縣,和天風,都不一樣。
一開始,長盛無意探究凡界掌壇師一脈的跟腳。
隨著修行日久,他漸漸發現,掌壇師一脈,包含的道路都很基礎,可包羅永珍,加上自小在村裡接觸,他一直好奇心不減。
僅憑凡俗之軀,驅邪避祟,憑著一張嘴,一些手印和一些凡俗的相輔之物,就能結合佛道兩家之所長,妖魔鬼怪收得,佛道神仙也能收得;不必像道家、佛家那般,外出行走除妖濟世的人,都有修為傍身,這很符合僰人族的修行之法。
取於自然,不加己身,這是一種很積攢功德的修行之法,如今的佛家昌盛,功德之法已經漸漸興盛。而道家修行,濟世助人,只求無愧於心,不計較許多的個人得失,頗有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的味道,事事順應自然之法。
在剛剛交談的時候,他感覺到黃裳很古怪,似乎自己每每想問之問,他都能預料在前,仕人之極,便是國師、宰相、帝師之屬,此人顯赫多年,在朝堂一直不退是為何?
私下裡道家打扮,卻是天武儒林的泰山。
著書《學識啟蒙》,簡版包含天武歷史、地理,各地風俗;繁版還有各地的俗語、道理;歷代先人言傳,皆有所錄,不論是否對立衝突,皆在此書各得其所,怡然成趣。
《規物形制》,大部分出於他手,使天武自上而下規制有序,此間涉及民生百計,度量諸方,它規整了天武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憑這兩本書,他就可在天武歷史留下抹不去繞不開的印記,可是天下之人,只知帝師帶領百家著書,不聞其他功績。
想著想著,他便再次走到這義莊,作為臨時停屍房,有司天監一年清明、月半的兩次做蘸,掃邪送神,都不該有如此重的陰氣。
《修行入門》有言,天地間靈氣有許多種,並不只是修行者能用的靈氣,才是靈氣,凡界的殺氣、屍氣、陰氣等等,種種足以形成能量,產生數量積累,演變成質量的東西,統稱為靈氣,各道修行者徜徉其中,仙路漫途。
開了門,此間的屍體已經被運走,不像西市、北市相交的義莊,死了人停屍,第二天才運走,看來財富還是不如權力。
這些簡單的單板棺材,不知裝了多少死人,觸手冰涼,純粹的陰氣並不傷人,但魂弱體虛之人沾染上,容易淪為邪靈宿主,輕則大病,重則喪命。
好奇於首善之地藏有如此陰氣濃重的地方,他認真查探,卻沒什麼結果。
“這和北市義莊也沒啥區別嘛!”
“算了,不看了,找機會去逛逛其他義莊。”
他剛剛關門出來,見玉陽小道長就站在外面,面帶微笑看著他。
“玉陽?這是在修行功法嗎?”
玉陽的功法實在特殊,居然可以瞞過我的感應?
“小神仙,這、我師伯派我來問,是否懇請小神仙歸還潛龍柱龍氣?”
“你說啥?我們是應你們請求去吸收水運,你們道門都是這樣的?”
開玩笑,那好處紅魚都拿到手了,還想小爺還你們?除非拿更大的好處換。
所以,長盛一開口就帶上道門,在村裡聽嬸嬸們吵架多了,開口必須扯上對方在意的東西,得壓住對方氣勢。
“再說,龍氣是啥樣兒的,我也不知道啊!”
長盛雙手一攤,表示無能為力,沒見過。
玉陽有些不好意思,師伯也真是,次次派最苦的活兒給自己,也沒見罵自己的時候省點力氣言語。
“小神仙,實在是龍氣和陰氣對皇后極為重要,而且這龍氣,對帝師大人也是重要至極,我不信
他剛剛見你,沒對你談及此事。”
皇后並未真的死去,這樣的宮中奇事,知曉的人不多。
“玉陽啊,你好好說話啊,帝師確實知道龍氣被吸收了,可我哪知道龍氣是啥?你這樣問我,我真的很難為情啊,我只是想幫忙來著,搞得我像摸了主人家東西似的!”
玉陽大囧連忙擺手:“這不能夠,這不能夠,小神仙,你當真不知龍氣為何物?”
“你這就不厚道了啊,我真不知。”
說到這裡,長盛大概明白,這龍氣怕是對橫鬥觀之人也極為重要。
“算了,我去問問紅魚,看她吸收水運的的時候,是否連你們那龍氣一併收走了。”
長盛自我寬慰著,這是看在龍氣多對長安她娘極有用處的份上,才答應鬆口的,可不是自己要拱手想讓。
“篤篤篤!”
“紅魚,你休息了嗎?”
“沒有呢公子,我剛剛消化完那潛龍柱鎮壓的水運,好像多了些金光閃閃的東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