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利益割捨 認知迷障(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二天一大早,長盛幾人回到村裡,現如今村裡的路已經可以騎馬馳騁,幾人回來倒也快了許多。
長盛看著在座的村民代表,知道大家對未來充滿擔憂,這生意做得是否長久,完全是看天工是否賞口飯吃,若是幾個炭坑都很快見底,大家雖然也有賺了些,但不夠安身立命。
大家都擔心這黑炭生意只是曇花一現,長盛開口道:“查明的炭坑我們就挖採完畢,對外就說本就知道這是這個情況。剩下的的三個坑我們照樣開採,經過這十多天的販賣,在鎮子範圍內估計不太會有財源廣進的機會了,我們的人口就那麼多,能買得起的人也就那麼多。我打算開年看看能不能把黑炭推廣到縣裡,整個縣都有人買的話,我們就算只掙一段時間的錢,也足夠我們支撐很久。”
“長盛,要是推開到縣裡,那運輸這一塊我們村裡就遠遠吃不消,拉長距離,輸出量也會增加,各方面還得投入錢財,怕是剛剛掙起來的錢還沒捂熱就得還回去了,大家心裡沒底啊。”保長擔憂著說道。
“大家放心吧,這些天在鎮裡我打探清楚了,我們白水縣範圍沒有黑炭,在赤水縣倒是有,不過聽說整個雲嶺郡就赤水縣有黑炭產出,只要我們聯合鎮裡勢力開挖運輸販賣,到時候大家坐著數錢就好。”
長盛因為自己修行的原因,不論事情麻煩與否,他都喜歡讓大家放心。
一群人仔細商量,決定還是讓鎮裡幾家勢力參與到整個環節裡去。
一是村裡人太少,守不住,若是時間久了擔心被縣城卝人勘探後收回縣裡,二是想快速鋪開渠道賺一筆落袋為安就行。不論之前潛伏進來查探的人是哪邊的人,都表明這訊息已經到了縣裡,只要官府有意,不可能守得住。
大家安排好村裡的事,長盛得趕緊回到鎮裡商量幾家聯手事宜,楊林森還在白家沒走,白玉成也察覺到自己插手的機會來了,縣裡來人對安穩村怎麼看都不算是好訊息。
下午的時候長盛趕到白家,看著苦兮兮的大師兄,給了個放心的眼神。
“白大伯,村裡願意大家聯合挖採販賣,不過不論買了多少銀錢,村裡要分走淨利的五成,村裡承擔炭坑保衛任務,村裡的馬隊也可以拿出來大家一起組成新馬隊,在縣裡運順。如果大家覺得沒意見,我們就著手出力相關事宜,大家一起發財!”
白玉成看了看楊林森,看了看長盛,確定楊林森不會再補充什麼,便說道:“大家對黑炭的生意熱情很高,我這就去通知其他幾家,應該很快就能商量出辦法來。”說罷興沖沖去和幾家聚頭商議去了。
白玉成心裡感激那群不明身份的人,若非如此,白家斷不會有這麼快就有到來的機會。
長盛卻不管這些,遲早守不住的話,還不如現在大方些,藉助鎮裡的勢力參與快速發展,縣城幾千戶人,加上週邊聞風而來的村鎮,五成,很多了。
鎮上幾家早就探到長盛態度,所以這些天一直在聯絡人手安排馱馬隊的事。
鎮上到縣城有馬道,可行車,這就解決了運輸難的問題。
一匹馱馬負重最多不過四五百斤,路難走的話還得驟減,一駕馬車的話可拖拉一千多斤的黑炭。
經過十多天的準備終於在元宵節這天開始向縣裡推出黑炭銷售。縣裡比臨江鎮高很多,冬季很漫長,也更冷。
縣裡的人家聽聞黑炭好處,第一天拉到縣裡的一百多馬車黑炭被一掃而光,回家的車隊帶著暫時接到的訂單往回趕他們到村裡,得五六天以後了。
村裡和鎮裡都聯合安排了人在縣城監督售賣,接取訂單。
林家跟著組建馱馬隊也派上用場,周邊分散的馬隊負責近距離輸送,馬車則暫時到岔路口中轉裝炭到縣城。
鎮長動員木棉寨百姓在岔路口搭建了一個簡單的避雨倉庫,現在沿線的人大多都參與到黑炭販賣中去。
長盛看到這火熱的景象,只希望縣衙裡卝人部的官員能來得晚一些,接手的時候最好是把現在的百姓都保留下來,不然鎮裡好多人要失望的。
三個月過去,村裡的百姓好多已經安家到鎮上,臨江鎮的規模幾乎短短的時間裡就擴大了一倍,知縣大人終於拿到了允許把炭礦收歸白水縣官府管理的聖旨。
沿路百姓的生計現在都被炭礦牽扯,不論是參與販賣挖採,還是沿路開茶館酒肆,一時間這條路上的草匪居然銷聲匿跡。
只要地方發展良好,沒人願意幹那些打家劫舍朝不保夕的行當。
長盛看著武館在沿途收集來的訊息,村裡的五成利益保不住了,鎮上幾家聯合起來才討要到半成,官府獨霸九成利益,剩下的半成官府以現錢的方式用來發放給參與的百姓。
如今願意留下的百姓搖身一變成了官家幫工,收入下降了一些,但是穩定有保障。
不願留下的百姓多領了一個月工錢,從此脫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