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懂了。雖然她曾經未必喜歡過你,但是,以你的才華和低調的性格,至少,不會討厭你。所以她在最彷徨的時候,恰巧收到你的書信鼓勵,就會特別地感動,甚至情愫暗生。”肖肆自顧點頭道。

“行啊,老四,連情愫這個詞都用上了。”王寧笑著說。

“得,小弟,不帶你這麼看不起人的。再怎麼說,我也是正規大學的本科生,是透過高考百裡挑一的優等生,好不好。”

不吹不黑,肖肆這話沒毛病。

王寧記得他那時上小學,同村莊的六個小夥伴,五男一女本來是同一個班的。

結果上到小學四年級時候,王寧驚然發現一起升上來的便只有一位女同學。其他的四位同性小夥伴,全都留級掉隊了。

王寧那會兒還沒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讀完五年級就畢業了。

當然了,對於成績不錯的,可以繼續升到初中,而成績太差的,就真的把學歷定格在小學畢業。

初中的時候,王寧所在的王仙鎮只有一所中學,並且只設有初中部。

全校分為六個班,還未開學就先進行一次摸底分班考試,按成績高低排序,取前100名,隨機分成兩個班,也就是俗稱的重點班。

顧名思義,重點班就是重點培養物件。而其餘四個普通班,是專門為混個初中畢業證而開設的。

“咦,咋又不說話了,小弟,睡著了嗎?”肖肆等了半天不見回應,忍不住小聲道。

“沒呢,我聽說今年高考是不是要進行大改革?”

“可不嘛,從華夏高考誕生以來,一直都是每年7月的7、8、9三天舉行的,今年不知怎麼的,突然整整提前了一個月,6月7號就開始了,算起來也沒幾天了。你說會不會是因為的原因?”

“我認為肯定不是,按理說‘非典’雖然目前已經取得階段性的勝利,但是理論上講,畢竟還存在一定的風險。只有隨著零新增的天數越多,疫情反覆的風險就越小。所以,高考更應該推遲而不是提高,難道不是嗎?”

“有道理,那麼你覺得真正的原因是什麼呢?”

“要我說,這應該是某位中醫學者提出的建議。”王寧心念一動,玩笑道。

“此話怎講?”

“你看哈,每年的七月初是不是即將進入三伏天的時候?就問你熱不熱?”

“那肯定的,就是因為太熱,這個時候學生們一般都放暑假了。”

“不僅熱,還經常下暴雨,有沒有?”

“……呃,我回憶一下……好像還真有,我記得那年高考第二天就下了場特別大的雨。”

王寧之所以這麼說,其實是根據的。

對於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大考,當時的情形哪怕實際已經過去了22年,仍然記憶猶新。

升入高三的時候,和初中一樣,王寧也經歷了一次分班,原本,按照他的成績,完全可以進入重點班的。

但是,沒有任何背景的他,被關係戶竊取了本該屬於他的名額。

不知道哪個沒腦子的校領導提的建議,王寧記得,高中時的重點班不叫重點班,改稱為快班,相應的,普通班則稱之為慢班。

雖然是重點高中,但那個年代的高考錄取率很低。

根本不像2021年一樣,只要參加高考的基本都能上大學,最次也能上個民辦大專什麼的。

所以,進入慢班後,基本上升學機會變得很渺茫。

王寧還記得,高三開學第一堂課,物理任課老師,同時兼任教務科副科長的刑鼕鼕,曾“語重心長”地說了一句話。

“分到慢班,你們也千萬別灰心,莫要喪氣,咱們學校補習班的大門永遠為你們敞開,你們將來肯定是復讀大軍裡的中流砥柱。”

當時聽了這話,王寧真的覺得自己鐵定考不上了。

幸好,他遇到了一位明師,也就是班主任安育人老師。

安育人並沒有放棄他們,甚至為了替學生爭取平等權利,不惜丟掉了年級語文組長的“烏紗帽”。

所以,從某種角度上來講,王寧還算是幸運的。

但是,高考的過程中,王寧運氣又差了那麼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