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7章 心疼費達一秒鐘(第1/2頁)
章節報錯
費達一聽就黑臉了,沒好氣地說:“門診大廳有醫生簡介欄,上面都有照片,我們這裡也不是隻有姓薛的醫生!”
王寧暗忖:別說是病人了,他也記不得門診大廳還有這個,這種東西不是應該掛在病區更合適嗎?
這時候,賈梅護士長連忙走過來打圓場:“這位大叔,他是我們科費達主治醫師,你要找薛主任的話,請跟我來。”
費達顯然氣不過,竟拂袖而去。
望著費達倔強的背影,王寧不由得感慨萬千。
其實王寧挺能理解費達此時的心情。
看起來,費達的年齡應該比薛雲大上一輪還不止。
據說,費達晉升主治醫師的時候,比現任院長薛風還要早上好幾年呢。
可是,J縣薛氏中醫院開設骨傷科病區後,資歷不如他的薛風因為“太子”身份,硬是擠掉他當上了骨傷科的一把手。
費達雖然覺得不公平,但是,醫院畢竟是薛風老爸一手創辦的,也只能忍氣吞聲,暫且在科室裡屈居人下了。
好幾年過去了,終於熬到薛堅退居二線,薛風接替老院長的班,成了新一任的院長。
費達總算鬆了口氣,滿以為論資排輩,怎麼也該輪到他來當這個骨傷科的主任了。
萬萬沒想到,才考取執業醫師一年多的薛雲竟然神奇補位。
一個低年資的執業醫師,竟然也堂而皇之地坐上了科室主任的位置。
這讓有著十幾年工作經驗,並且早就晉升為主治醫師的費達,情何以堪!
老子退了大兒子接班,大兒子升遷後,小兒子又接大兒子的班,如此無縫接力,真可謂將“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精神發揮到了極致!
不管換作誰,也肯定會心理不平衡的,也必定難以嚥下這口氣!
只不過,費達除了背後發發牢騷,又能怎麼樣呢?
就算一氣之下,想要離職另謀他就,也得有個好去處吧。
J縣還有家民營二級綜合醫院,那裡的骨科倒是極為對口,可是早些年,由於住院病人實在太少,那裡的骨科病區都給撤了。
這種綜合性醫院,醫生崗位往往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的,哪裡還有空缺等著他呢?
退一萬步講,就算找好關係進了那裡的骨科,一天也沒幾個門診病人,那還不是等於坐冷板凳嘛。
相比之下,還不如賴在薛氏中醫院,至少每天還能有幾張病床管管。
當然了,王寧猜測費達應該也動過去外地發展的念頭。
不過,像他這個年紀,說大不算大,說小也不小。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拖家帶口的,哪能說走就走。
更何況,以王寧對骨傷科醫生這個職業的瞭解,那都是靠“手術刀法”吃飯的。
像費達這種只靠著保守治療為主,給病人輸輸液,做做牽引什麼的,只是偶爾做幾臺簡單的手術,根本就沒有多少主刀的經驗。
而骨傷科醫生想要把手術做得又快又漂亮,其實並沒有太大的訣竅,能有儘可能多的主刀機會是關鍵。
很顯然,費達並沒有。
所以,他根本不具備到外面闖蕩的核心競爭力。
想到這裡,王寧不由得替費達心生惋惜。
如果費達不是生在J縣,如果薛氏中醫院完全是公平競爭上崗的話,或許他的人生不會如此落魄,也不會如此鬱郁不得志。
特別是剛剛聽到章龍說起,費達前不久還主動請纓,曾衝在抗疫一線。
由此看來,他絕對是個有擔當的好醫生。
王寧覺得,前世的自己確實有些誤會他,一直覺得費達就是個自己沒本事,只會背後發牢騷的“廢物老油條”。
“廢物老油條”可不是王寧給取的,而是王寧實習報到第一天,恩師薛雲給他們三個醫生統一的“代稱”。
如今看來,薛雲評價得並不準確。
至少,不能把費達和李明德、何東兩根賭棍相提並論。
不僅如此,既然重生而來,王寧覺得自己應該為費達做點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