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我們現在先去看望薛潘吧。”鄧莉莉提議。

“不用,按順序查過去就行了。”薛雲不動聲色道。

搶救室裡只有一個床位,編號是1。

接下來的2號床位則設在唯一的一個貴賓病房裡。

貴賓病房按照後來的流行叫法,便是VIP病房。

王寧清楚地記得,骨傷科這個VIP病房一年中絕大部分時間都是空著的。

因為床位費每天需支付200元,在那個年代,堪比星級賓館的消費,一般人可住不起。

只是偶爾會有不差錢的壕客,選擇住在裡面以彰顯自己的財力。

VIP病房其實是個套房,分為裡外兩間,都裝有空調和彩電。

外間是接待賓客用的,擺放著簡易沙發、小茶几以及單開門冰箱,甚至還有一臺半自動洗衣機。

裡面則擺著一張1米5寬的特製病床,床頭可以透過遙控電動升降。

當然了,如果換作2021年,這種配置實在算不上高檔。

但是,在2003年,又是十八線城市的J縣,還真就是絕對貴賓級的待遇。

況且,VIP病房就設在護士站正對面,並且床頭安裝有內線電話,如需服務,撥個電話就行。

不像其他普通病房,全都需要靠家屬的兩條腿去“傳遞情報”。

沒住病人的時候,骨傷科的兩根賭棍,李明德和何東值晚班的時候,有時會把它當成娛樂室。

院長對此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反正空著也是空著。

他心裡很清楚,底下不少醫生過得挺憋屈,所以,只要不是大的原則問題,一般不會過於苛責。

普通病房從3號開始編,大多為兩人或三人間,兩人間的每天20元,三人間的則每天15元。

除此之外,二樓還有個大通間,裡面整整擺了十張床位,每天僅需10元錢。

十多張病床查下來,給王寧最大的感觸是,上至八十多歲的老爺爺,下至不到五歲的小娃娃,全都已經做好了手術,或者正在等待手術。

這些患者自然是衝著薛雲主任的精湛刀法住進來的,不過,作為業內人士,王寧覺得其中一半以上其實並不需要手術。

直接手法復位後,上小夾板固定,假以時日就能完全康復。

既能省大筆錢,還不用住院,真正做到隨治隨走。

只不過,這種保守的治療方法也有個弊端。

那就是並不能保證骨折處完全對位對線,特別是癒合過程中如果患者不小心讓小夾板移位的話,很可能會出現畸形癒合。

雖然功能上基本不會有任何影響,但是單從美觀角度上來說,保守治療顯然比不上手術治療。

正想著,已經來到14床所在的病房。

王寧剛走進去,打眼就看見臉上和半個身子纏滿了繃帶的薛潘。

尤其是臉部,只有一雙鼠眼露在外面。

王寧很想笑,不過,礙於薛雲在場,只能強行忍住。

看見薛雲領著大家來查房,薛潘掙扎著想要坐起身來。

“躺著別動!”薛雲立馬出言阻止了他。

畢竟是實在親戚,血脈相連,哪怕深知薛潘很混蛋,薛雲還是快步走到他的床邊。

關切地問道:“現在感覺怎麼樣,疼痛好些了嗎?”

薛潘一雙鼠眼瞬間紅了,竟然有淚花在閃動。

他拼命點了點頭:“嗯,好多了,謝謝主任,謝謝大家來看望我。”

薛雲沒有再說話,而是緩緩退到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