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遲朔這句突如其來的問詢,令在場眾人倍感訝異,包括顧緋雪本人都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顧緋雪先是看了看面前的鄭國公,見對方意外之餘,面上卻一副願聞其詳的神色,這個鄭國公倒是個不恥下問的好將領。

至於另一邊,那個低眉順眼極度沒有存在感的梁城知府,顧緋雪並不在意。

隨後想了想措辭後,她不緊不慢道:“雪兒是有些淺薄的見解,且說與大家聽聽,若能給與一定借鑑價值,自是極好。”

說罷,她看向眸中閃爍著莫名神采的尉遲朔,不卑不亢道:

“依雪兒所見,這天下的百姓,除開食不果腹者需要糧食之外。剩下的便是普通百姓中家丁眾寡少的,期望能免除或者延期兵役。又或者是田地不多的農戶盼望能減少賦稅。若是希望讓百姓主動招攬流民,便要給與他們應有的好處,讓他們的付出有所收穫。”

實際上顧緋雪說的已經比較簡潔了,她沒說的是,她能推斷出這些政策一但推行,大多都是什麼樣的人家會主動招攬大批流民。

那必然是地主富農等中產階級,因為對這些有餘糧但不至於太富到看不上這點好處的人家來說,招攬些流民,不僅可以順道減免些賦稅,或許還會從流民中僱傭一些下人使用。

如此部分流民也擁有更多的選擇,起碼比開荒農田更有保障些。

當然這些她是不會說的,昨日口無遮攔的後怕她依舊曆歷在目。

此番想法雖說新穎,但實際操作卻要靠這些人自己把握,她也不至於太打眼。

然而顧緋雪沒想到的是,即便她已經有所保留,在場包括尉遲朔在內的所有人,依舊心下不由驚訝。

尤其是那知府,此時看向顧緋雪的眼神就和看到活菩薩似的。

不提尉遲朔略帶笑意的眼神,就連她身旁的顧亭川也面帶著十分的驚喜。

那鄭國公一介武將,平日表達動作本就誇張,當下那神情就差佩服地五體投地了。

“你這小娃娃是咋想出來的如此絕妙的點子!我苦惱了一早上的難題,竟然如此輕易就被你個小娃娃給解開了,真是…真是!”

鄭國公又喜又納悶,卻見顧緋雪面露謙虛,彷彿是個小大人一樣:

“鄭國公謬讚了,這些都是雪兒以往在書中看到的,並非雪兒的智慧,而是書裡的智慧。”

鄭國公沒等眾人開口,就“嗙”地一拍大腿,敞亮道:

“難怪!我就說我咋想不出來,合著你是從書裡看到的,敢問這是哪個大家寫的書?我回去後一定仔細拜讀!”

顧緋雪卻是一愣,誰寫的書?

她怎麼知道。

尉遲朔見顧緋雪那張櫻桃小嘴微張,顯然被其的問題給噎住了。

心下好笑,面上卻適時解圍出聲:

“眼下重要的是先解決災情問題。”

經過尉遲朔這一提點,鄭國公也恍然醒悟,當下就急忙告退,又領著人風風火火地趕去處理此事。

鄭國公有聖上賜的令牌,可以越過知府直接調遣梁城的人員。

是以知府本人並未跟著一道前去,而是繼續陪著太子一等人視察情況。

見鄭國公帶著人走了,顧緋雪心頭不由鬆了口氣,眼神卻不期然撞倒了尉遲朔似笑非笑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