署衙門口,若水主僕四個耐著性子等著,李糖是伸長脖子周圍四轉還視了好幾圈,可還是沒見半個人影。“姑娘,這朱家人不會不來了吧!“欣來問道。她這話也問出了李糖的心聲,李糖朝欣來露出來感激的一笑。

若水笑呵呵道:“不會,只怕是因為什麼事情耽擱了,絕不會說是反悔不賣的。“

“為什麼,我看那朱老大的神情是很不情不願的啊?“李糖問道。

“雖然不情不願,可他卻不得不買。家裡正需要用錢不說,看朱三夫人的意思,是明擺著不打算在當冤大頭了。他們捨不得兒子和房子,低所以啊,不得不買。“吳生林悠悠的道。

“是這個理,聽朱三夫人昨兒個的意思,老兩口還想著逼她一逼。可顯然,這逼迫沒有成功。論心計,還是朱三夫人技高一籌。之所以以前會當冤大頭,只不過是她心甘情願。現如今,她不打算做心甘情願順從姑娘了。“若水補充著。說心裡話,透過這一件事,她還是很佩服朱三夫人的。

說話間,朱家的馬車也到了。買賣雙方就進了衙署,交了舊契,立了新書,很快就辦理好了。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公平公正童叟無欺。出來的時候,若水碰見了多日不見的餘錦年,倆人自然是聊了起來。朱三夫人給倆人告了罪,就帶著朱老大先出來了。

出了衙署的門,朱老大黑著臉,粗著嗓子主動說了話:“你到底出多少錢。“

朱三夫人臉色平靜聲音淡淡的道:“五十兩銀子,多一個子都沒有。“

朱老大還是不死心的道:“半金,二百兩,你掏了,從此以後,在也不找你了。“

“說了五十兩就五十兩,多一個子也沒有,你老也跟我這白費口舌了,有這個功夫,還是想想怎麼湊夠剩下的錢,這才是最要緊的事情。“朱三夫人聽了這話就笑道。

朱老大見她這個樣子知道是再不肯多出了,多說無益,轉身上了馬車。朱三夫人面帶微笑的目送著馬車走遠,心裡想著:話可是說的真好聽,什麼出來這半金,以後就不在找自己要錢了。她要是信一個字,她朱菊就活該被吃幹抹淨。騙鬼的話,也拿來哄說,要是倆個老的不在世了,她倒是有把握不再出一個錢,朱寶過成這樣,那都是他自找的。她可沒有這麼個大兒子,實在是有心想管卻無力管起來的。

馬車伕在外說提醒到地方了,朱三夫人卻沒有想下來的意思。隔這窗戶對車伕道:“就在這裡等著,我給你雙份車錢。“車伕聽第一句話的時候心裡自然是不樂意的,可聽了後一句話那還有什麼說的,等著唄。有錢拿還不用出力,實在找不出比這再好的事情了。於是,就把馬兒招呼好,自己坐在位子上眯了起來。

看著不遠處熟悉到不能再熟悉到地方,朱三夫人卻發現自己竟然有些不認識了,有了陌生感。 這陌生感產生的時間也不長,就在今早產生的。

自十五歲成親到現在,自己已經在這裡生活了十五年。一成親,她就到這裡來照顧生意了,從剛開始的不懂,經過後來的慢慢學習,到現在,這客棧裡大大小小裡裡外外所有的事情她都清楚明瞭的很。那時候,只有自己和夫婿兩人守著這客棧,夫婿盡心盡力的手把手的教她這個事情改怎樣做,那件事情要怎樣辦,生怕她不好好學,只差那這棍子再後面督促了。總是語重心長的和她說'快點學,用心學,學好了,我就可以歇歇了。這麼些年可把我累壞了。'就連大夫人也時不常來客棧叮囑她'可不許偷懶說不好好學用心學,自家生意,你不學會了,讓那個來接手'。所以啊,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她就全心全意的學習,只想著儘早這裡的一大攤子學會了,好為夫婿分擔,為家裡生意出份力。為了這個,她直到二十歲的時候才生孩子。夫婿總是說不著急,咱還年輕,先把該學的都學了再說。大夫人也說,再等等吧,你還年輕,身子骨沒長好,生孩子是個危險的事情,先養好身子再說不遲。她也就真的聽進去了。等到倆個孩子都生好了後,十五歲的朱勤就到客棧來了。大夫人說'本來按理其他房生了孩子,都是由大房養。可她做不了讓母子分離的事情,就讓她和二房一樣,帶著孩子回朱家大院裡住去'。她初為人母,哪裡聽得了這種要讓母子分離的話,回朱家大院也是不可能的,那地方,她只每年過年的時候去一次,人生地不熟,如何待的下。夫婿說'既然生了孩子,就應該要好好養孩子,這客棧的事情就放手讓孩子去學習管理管理了。這客棧也離不開人,自己要是有事不在了,有個人在,大兒子也不至於手忙腳亂。朱家大院就不回去了,讓老三帶著孩子們在這客棧裡住下吧'。她當時重心也自然跟在孩子身上了,一邊管理客棧一邊帶孩子肯定是力不從心的。對於夫婿說的這話她很感激,覺得還是夫婿想著自己和孩子們。所以,就慢慢的一樣一樣把客棧裡的事務交給朱勤打理了。到如今,這客棧基本上就是朱勤說了算的。

這幾年,她也慢慢的回過味來了。夫婿和大夫人這倆人是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把自己忽悠的團團轉。她醒悟過來是因為幾年前的一件事,那年,朱勤添了兒子,夫婿聽見這訊息的時候正在教朱亮認字,當即就扔下朱亮,拉著來報喜家人的手說'真的,真的,太好了,這可是天大的喜事,我朱家總算是有後了'。當時,她還以為是因為朱勤前面生的都是丫頭,所以才說這話。那天晚上,夫婿喜的多喝了幾杯酒,說著醉話'我朱家總算是有了後人了,我對的起地下的先人了,你是不知道,我這些年,就因為等這個大孫子不知道愁白了多少頭髮'。她笑著安慰道'你也是瞎操心,孩子們還年輕呢,且有得生。再說了,不是還有咱小兒子亮子嘛,你擔心什麼!“哪知道,聽了這話的夫婿卻大聲說'你懂什麼,其他房生的孩子怎麼能和大房生的比,大房生的才是朱家的接班人,其他人,不算'。說著說著,就倒頭呼呼大睡去了。她當即就手腳冰涼的,一瞬間,就感覺自己掉到冰窟窿裡一樣。怎麼是這樣呢,怎麼是這樣呢?這一晚,她枯坐到天明。自此後,她面上不顯山不露水,可卻處處留心,時時留意,給自己和孩子們找後路。

今早,朱家父子倆之間一定是有貓膩的,從衙署回來的路上,她去了一趟酒館。這個問題難不倒她,她只要一聞,就能知道這是誰家的酒,常供應哪家酒館。這本領還是那幾年學下來的,說起來,還真應該感謝夫婿和大夫人,如果不是他倆的鞭策,自己肯定早就在吃飽穿暖的環境裡不思進取的過日子了。找到酒館一大聽就知道昨天夫婿是和誰一起喝酒。再順藤找到了那人家裡。那熟人一見了她,就關心的問朱寶的事情怎麼解決的。這下,她還有什麼不明白。原來,夫婿早就知道了朱寶的事情,也料定自己和孃家人的反應。所以一早他就早早的離開了。好,好,不錯。既然這樣,自己要是不找他出一筆錢都對不起他這麼一副彎彎繞的心腸了。

朱三夫人想著這些心事,心情也恢復的差不多了。下了車,給了車錢,回客棧。客棧裡,朱勤見她回來了,客氣有禮的打著招呼。她看著眼前這個只比自己小八歲的兒子,心情有些有些複雜,這個孩子還真的是把他爹孃的優點繼承了個十成。有他爹的圓滑客氣又有他孃的心計,經過了這些年的歷練,那更加的是越發出眾了。她點了個頭,就打算上樓去了。可朱勤卻接著道:“阿爹剛才找人捎話回來說,今天不客棧了,要回家住幾天。“朱三夫人還沒問個為什麼,朱勤又說道:“說是看見張掌櫃家的小孫子了,也想著自家的孫子了,就順道回去看看。“

“好,我知道了。“朱三夫人答應著,就往樓上走。可她想了想卻沒繼續了,而是折了回來。走到櫃檯前笑眯眯道:“勤子,你給我取一個金來。“

這話讓朱勤愣住了,自己這三娘可從來沒有開口要過錢,還是這麼多錢。今天這是怎麼了,打算走明路了?

朱三夫人還就真是這麼打算的,走明路,以前自己都是私下裡給孃家。一個公中給的並不是很多,都是有定數的。二是自家這要的次數和數目實在太多,也不好找公中要。還是自己私下解決了為好。可如今,自己已打定主意不再管孃家的事情了,那自然還是走公中的好。既然走了公中,那就一次性把以前的都補不上吧。

“三娘,你是知道的,賬上沒有這麼多錢的。“朱勤答應道。

朱三夫人笑:“我自然知道,這樣吧,為也不為難你,你先把賬上的週轉資金取出一百兩來給我,我先拿去救救急,剩下的等你阿爹回來了,我在問他要。我也知道,賬上是二百倆的總數。“ 見朱勤還是有些為難道模樣,朱三夫人繼續笑:“實不瞞你,你外祖今天來就是家裡有了難事,找我救急來的。“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再不給就不合適了。朱勤從腰上摸出一把鑰匙,開啟身後最底下的一個櫃子,拿出兩個白花花胖乎乎的銀元寶,一個銀元寶是五十兩。朱三夫人笑著接了過來,道:“辛苦你了。“說完,就出了客棧門,招手叫來一輛等活的馬車,朝孃家走去了。

朱勤看著出了門的朱三夫人,心裡想著,看這樣子,三娘是打算以後不在暗地裡貼補那個無底洞了。他也鬆了一口氣,那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啊,白白給了外人。雖然阿孃說:不用著急,也不用心焦。老三從賬上扣走多少,以後分家的時候就把這些錢算進去,反正她用自己的錢補貼孃家那是她自己的事情,咱們外人管不著。話是這麼說,可他還是希望這些錢,能留給朱亮和三妹這倆個弟弟妹妹,畢竟這才是自家的人。

朱家院門前,朱三夫人把一隻白花花胖乎乎的銀元寶遞給她阿孃,一句話也沒說,就頭也不回的走了。她現在也不急著回客棧,打算用腿走回去,一路上走走停停,想著以後要和夫婿把剩下的錢怎麼要出來,不怕他不給,只是要想個不傷夫妻和氣的法子。想著,想著,她就覺得這日子還是有過下去的盼頭。至少,孩子們還需要她的庇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