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紅光見蔣桂林離開,小聲問道:「哥,我們為什麼要跟他合作?如果這是一個好生意,我們自己做不行麼?」

洛韻秋代替解釋道:「你哥野心大,想要做全國市場。」

「那個蔣老闆也是一個有見識的人,一眼就看出做全國市場的問題,打通當地關係非常重要。」

「如果你哥一個個去打通關係,全國有三百多個市,即便他是天才,一天打通一個關係,也要三百多天。」

「再說了,這種關係,沒有幾個月很難打通,甚至大半年都未必能打通。」

「很大一個原因,外地商人到本地賣東西,關係到市裡的財政,市裡的財政又關係到市裡的發展,公路、學校、公共設施。」

「除非有一天,這個局面改變,要不然當地官方都會很厭惡外來商人銷售東西,少一點沒關係,多了他們就不樂意了。」

「所以,你哥親自去跑這些關係,沒有十年也跑不完。」

「讓下面的人去,有這能力的人都不會是簡單人物,如果一個人一年能打通五六個市的關係,他為什麼要在你哥手底下拿工資?」

「現在高工資頂多也就幾百塊錢一個月,就算你哥大方一點,給他一千一個月,一年也就一萬多塊錢。」

「他自己做老闆,一年開闢五六個城市的市場,一年不說賺十萬,三五萬問題不大,而且上升空間也更大。」

「你哥想要留住這樣的人,就不可能單純給工資,還得給提成,加上提成,這種厲害人物年收入至少要達到兩萬五到三萬。」

「這對於厲害人物來說,是一個非常可觀的收入,他自己出去做,可能達到五萬收入,但要冒風險,在你哥這沒有風險。」

寧紅光還是不解:「那這不還有兩萬利潤麼?哥的生意做大了,成本可能更低,甚至能做到六萬利潤,哥招一個這樣的人,也能賺錢啊,市場還能擴大,即便分一半利潤出去也划算。」

洛韻秋搖頭:「你這樣想就錯了,做生意要投入,是有風險的。」

「如果你哥跟這些人合作,讓他們負責一片區域,投入一部分錢,分出去的利潤大概也就一半左右。」

「但是,你哥卻能大大降低自己的風險和投入。」

寧紅光想了一下,搖頭:「不可能只有一半利潤啊!三萬投資,哥不管事,投資一萬,只要百分之二十股份,少賺了百分之三十啊。」

「相互置換股份那就算等額交換,不賺不賠。」

洛韻秋輕輕一笑:「你有沒有算過運營成本?你哥自己開闢市場,所有運營成本他是要承擔的。」

「還有就是,你哥給每個地方貨,也是有利潤的,如果自己開的公司,中間可能就是直接發貨,不計算成本了。」

「一方面省錢了,一方面多賺了點利潤,再加上20%的股份,跟自己全盤一起抓,相差不大,就算少賺一點,大概也就少賺10%左右。」

「但這樣,可以大大加快速度,你哥一個個城市投資的過去,就算一個城市3萬,算整數三百個城市,就是九百萬。」

「一般這樣的投入,第一年很難賺錢,至少要到第二年,甚至第三年才能盈利,還有一些地方可能是虧損的。」

「總得來說,按照你哥目前的規模,自己全手抓,至少要十年左右,才能打通全國市場。」

「這還是比較樂觀的估計,要是運氣不好,可能要二十年。」

「甚至,有可能會被抓進去。」

「如果全部是跟別人合作的,下面小公司還不是你哥為主,自然也就沒了這方面的風險。」

最後一句還真不是隨口說的。

這種規模的批發網路,放後幾十年後沒有什麼問題,但在如今,私企做這麼大,真有這風險。

牟其中就吃過這樣的虧。

寧晉川說道:「自己做的話,十年不好說,但二十年肯定用不了。」

「如果這種合作模式做得好,三年有可能鋪滿全國。」

洛韻秋吃了一驚:「三年?你瘋了吧!按照你這速度,一年就要一百多個市,三天達成一個合作,你跟這個蔣老闆也認識兩天了,三天你們能達成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