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寧晉川給盧富回了信,確定自己要這一批裝置。

晚上,寧晉川又把汪全一個人請來喝酒。

現在寧晉川跟汪全也算是熟人了,吃飯喝酒要隨意很多。

幾杯酒下肚,兩人都有兩分上頭,腦袋卻還清醒,寧晉川開始聊正事:“汪廠長,我們最近請了幾個師傅,準備做一些工具進行五金部件加工,另外再招一些工人。”

“目前這些訂單肯定是不夠做的。”

“這個訂單能不能多追加些?”

汪全以前是答應過的,他能給寧晉川很多訂單。

再者給寧晉川訂單,他也有錢拿。

可這時候,汪全卻開始找理由:“寧老闆,我這訂單是有。”

“但是呢,我們國營廠你也知道,一定上面指定的任務,配件從什麼地方採購,都是有規定的。”

“國營廠就是一條鐵鏈,一環扣一環。”

“一個產品要多少五金部件,這些部件從哪個五金廠採購,五金廠就知道要採購多少鋼鐵,他們就進而給鋼鐵廠下單。”

“鋼鐵廠有了單子,就知道要進多少礦石,他們就給礦場下單。”

“礦場也就知道要採多少礦,他們要多少裝置,就可以給生長相關裝置的工廠下單。”

“如果我把訂單全部給你,這個迴圈就亂了呀!”

汪全這還真不是胡扯,以前計劃經濟就是這樣進行,上面一開始就算好產品的消耗數量,然後計算好各種所需,給各個工廠下了各種生產任務。

工廠按照任務生產就行。

但從1978年開始,很多國營廠都開始可以自己制定生產任務,走市場化路線,國營廠的自主性就大了很多。

紅星二廠這麼大一個工廠,是有權利自己制定生產任務的。

汪全不給訂單,要麼是擔心出事,要麼就是想多要錢。

在生意場,對方答應你後又反悔的事太多了。

寧晉川早就見怪不怪。

現在抱怨對方不講信用是沒用的,解決問題才是正途。

寧晉川說道:“汪廠長,我知道你有難處。”

“我們已經給你們發了兩批貨,良品率有多高,你是知道的。”

“有問題的,我們寧願自己吃虧,也絕不會給紅星二廠發過去。”

“這對於紅星二廠來說,那就是省錢了,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