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市區個體戶(第1/2頁)
章節報錯
一頓飯兩葷一素,米飯也要收錢,花了一塊八毛五。
如果去國營飯店,要收糧票,但價格還會稍微便宜些。
從飯店出來,時間已經是五點多,寧晉川去招待所多開了個房間,想找個可以坐著聊天的地方也沒有,只能在路邊找了個地方坐著閒聊。
寧晉川主要是想跟楊志兵瞭解一下市裡的個體經濟發展情況。
不管寧晉川問什麼,楊志兵總能回答上幾句,就是不知道是真是假。
現在市裡的個體經濟發展要比下面的縣城好,規模也更大。
這跟市區人多也有關係。
縣城頂多幾萬人城鎮戶口的居民,如今鄉下人很少會去縣城,更別說在縣城定居。
寶陽市市區有一二十萬人,個體經濟發展的“土壤”明顯更肥沃。
寶陽市是一個大市,人口本省第三,全市下轄三個市區、八個縣、一個自治縣,全市人口五百多萬。
但有城鎮戶口的,估摸只有六十萬左右,大部分都是農村戶口。
現在市裡很多行業都已經開始出現,走街串巷的、開小賣部的、拿個相機給人照相的、買傢俬的、
不過目前這些店面都開得七零八落,要麼把自家的房子當成店鋪在經營、要麼臨街擺攤、要麼挑擔子吆喝叫賣。
如果不熟的人,若不是運氣好,還真就找不到。
不知不覺,已經天黑,寧晉川掏出三塊錢,遞給楊志兵:“明天的工錢,早上七點來招待所找我。”
楊志兵愣了一下,接過錢:“寧老闆放心,我明天一定來。”
他說這話是為了讓寧晉川放心。
“嗯!”寧晉川起身:“那明天見。”
寧晉川提前給楊志兵錢,其實也算是一個小試探。
如果楊志兵拿了三塊錢就不回來找自己,那楊志兵就不是自己要找的人。
寧晉川返回招待所,跟工作人員要了一份今天的報紙,工作人員要了一毛錢,這種報紙自己買五分一份。
不管五分還是一毛,普通人家都看不起的。
一天五分,整月就要一塊五,而且還只是一份報紙,市面上各種報紙都買一份,一個地方零零總總加起來少也七八種,一個月要十塊左右。
這個花銷,就算普通工人家庭也是承擔不起的。
各種雜誌、書籍,那就更貴了。
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了低收入人群見識和能力增長,尤其是農村人。
報紙是市報社今天,一個市的新聞就只有這麼多,以前總是發一些思想正確的文章,現在上面倒是刊登了好幾篇關於個體戶發展的文章,其中有一個叫潘有全的人,順應發展大勢,承包礦產的新聞引起了寧晉川的注意。
仔細一看,這潘有全居然承包了本市一個煤礦和一個鐵礦。
鐵礦石是直接賣給鋼鐵廠,還是武東縣大木鎮那個,寧晉川拿鋼鐵的國營廠。
鋼鐵寧晉川沒有想法,他又不冶煉鋼鐵,對於煤礦倒是有些想法,他正愁煤炭的事呢。
不過報紙上沒有潘有全的聯絡方式,更沒地址,看來要想辦法打聽一下才行。
次日,寧晉川早早起床,在房間裡打了一遍拳,這玩意強身健體還是有用的,就是房間太小,有點施展不開。
等寧晉川下樓的時候,楊志兵已經在等著:“寧老闆,早啊!”
寧晉川微笑點頭:“早!先去吃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