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未來方向(第1/2頁)
章節報錯
還有一個多月就要過年,年前肯定不用想著去折騰什麼東西了,不管你做什麼,準備工作都比較長的,不是腦子一熱,拍拍腦袋就能確定下來。
做過生意的人都知道,就算你只是開一個小店,找貨源、找店面、裝修、打掃衛生、安裝貨架、再打掃衛生、上貨等等,這一番折騰下來,少則一兩個星期,長則一兩個月。
兩個星期,還只是小生意,還是什麼都能買到的年代。
在1983年,水泥、沙子、貨架、貨源等等這一切,都不是你想買就能買到的,都要自己到處去找渠道,這些渠道還不是明面上,因為明面上沒人敢這麼明目張膽呀。
水泥普通人是不能賣的,這些都要國家分配;商品,普通人不能搞批發,搞批發是要蹲號子的;工業商品只有國營廠能生產,國營廠不會輕易給你貨,你去哪弄貨源?當然,有路子的人,就能找到一部分商品的進貨渠道。
一個商店都這麼多麻煩事,更不要說開工廠之類的。
明年是1984年,也是國內公司元年。
公曆,1984年1月24日。
也是農曆1983年12月22,這一天一段講話,肯定了個體戶在價值和地位,算是給個體戶正名了。
在這之前,個體戶到底是不是“資本主義的尾巴”“要不要切掉”“要不要打倒”都沒有定論。
在這一天,一條資訊從南方的一個先鋒城市,快速飛往全國。
很多人都在這一年“下海經商”,後來很多國內知名的企業都在這一年成立。
寧晉川現在知道大方向,但他心裡其實沒有一個更具體,更細節發展計劃。
寧晉川自己本身是沒有任何技術的,他不是做技術出身,讓他程式設計,他不會;讓他搞個什麼技術革命出來,他也搞不出來。
普通人都跟寧晉川一樣,真回到過去,你能弄一個什麼技術出來?
程式設計嗎?
別逗了,二十一世紀的年輕程式設計師跑到1983年,給他一個電腦他都編不了一個啥玩意出來,因為後來使用的C語言C++各種標準都是經過修改的,1985年、1990年、1998年等年份都進行過修改。
後來普通程式設計師使用的C語言也好,C++也好,跟1983年的版本都是有很大區別的。
這就好像你認識簡體字,把你丟春秋時期,你看那些文字,都要靠猜的。
至於各種稀奇的技術,那也都是扯淡,比如後來流行的新能源電動車,實際上它是跟內燃機車(發動機)一起出來的,五六十年代就有人提出搞電動車,你想在八九十年代搞?做夢呢!
還有VR這種二十一世紀的高科技產物,實際上早在五六十年代也有人想到了。
發展網路?那更是扯淡,國內1994年才有網路,1995年就有一家公司開始搞網際網路,他們是當時最大的網際網路公司,後來的各種網路產物,人家都想過,也有技術做出來,但最後失敗了,因為沒有使用者,他們做得再好也賺不了錢。
到1998年,使用者逐漸變多,騰訊、阿里、網易、新浪等公司已經開始陸續成立。
寧晉川心裡很清楚,那些看似超前的點子,實際上早就有人想到了,也有人在做。
但想要做起來,必須要等時機成熟。
就好像:1998年之前你想做網際網路,那就是找死;1998年以後你做網際網路,各大網際網路公司都已經開始成立,人家也找到了正確的賽道。
所以,寧晉川一直在做規劃,規劃自己的大方向。
他其實無所謂選擇哪一個行業,因為任何一個行業對他來說都一樣。